南城开发如火如荼,我想那些纳入政府城中村改造范围的村民对此都有一种期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种种忧虑。被政府大力推崇的“刘口模式”在现在的安置办法下未必适合每个村。不可否认拆迁还建后的刘口人其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善,这种改善固然得益于当地领导的正确决策但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也功不可没。而那些地理位置相对较差的村特别是那些远郊村沿用此法则有待商榷,而往往这些村被拆前每家或多或少都有几亩薄田,虽不能发财但温饱无虞。如今拆迁后年轻点的只能打工为生,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何以为生(农村养老保险:每个月五十多元还不够维持两天的最低生活保障)。无论哪个社会其经济都不可能永远繁荣,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必然导致大量工人返乡而此时一个家庭唯一的生活保障(土地)却没了。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是政府所无法承受的。因此恳请各级政府在拆迁时多为老百姓想想,能否在拆迁后选择在发展相对较好的异地还建,让广大远郊村的被拆迁户也能像刘口居民一样有自己的财产性收入以此解决其后顾之忧。如此虽会增加一定的还建成本但换来的是社会的长治久安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