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十景之东山白莲
东山白莲,在县北13公里处。相传,五祖弘忍在东山白莲峰顶尖手将白莲栽在池中,夏秋之间,白莲盛开。更有奇者,引处白莲光开花,不结籽,不知何故。庾朝诗人裴度游此题诗日:“遍寻真迹蹑莓苔,世事全抛不忍回。上界弗知何处去,西天移向此间来。岩前芍药师新种,岭上青松佛手栽��更有一般人不见,白莲花向半天开。”
黄梅十景之西山碧玉
四祖山灵润桥下,中有小石矶,状如鱼之跃水,泼泼欲上。柳公权亲书“碧玉流”三字,刻石尚在。
黄梅十景之南山古洞
南山灵峰寺附近有古洞,甚宽敞,如屋数间,内有石桌、古字等。先贤程梦林曾吟诗句“此间真太古,莫作武林游”赞之。
黄梅十景之北山乔木
北山乔木,在县东北25公里处。乔木名叫娑萝树。相传,由无迹祖师亲自植子北山寺旁。树约数十围,树枝丛生,树下有池.目光下射,树影倒映池中,恍如月窟.传谈天章禅师挂锡子此时,娑萝树忽然放出异香.玛梦麟游此又写七律一道:“路入丛林野色侵,娑萝树老气萧森.高盘孤干髯龙甩,横掩苍枝舞鹤吟.嘉种几时移月窟,灵崖终古护天晌.偶缘池畔风声起,疑是飞拉泻王音。”
黄梅十景之紫云霁雪
紫云山,在县此35公里处。因紫云山山高风疾,积雪深于别处。雪止天晴,紫云一峰突出,遥望似银屏,耸立天地间,煞是好看,因此得名。明代汪勋游此曾作《登紫云山》一首:“载酒寻峙,穿云杖履轻,路从奇岫转,人在半空行。怪石虬龙眼,飞泉风飞惊。徘徊足幽尝,直欲学无生。”
黄梅十景之淆江烟雨
清江口,在县南50公里的长江边。春中两树,烟笼雾罩,江上烟波,浩瀚无穷,远望浔阳城郭,恍如海市蜃楼,因此得名。唐时,在此设临江驿。明人汪美到此写有《清江晚眺》一诗:“晚眺清江外,烟霞翠作堆。长空一鸟下,远浦片帆回。山色穿云见,涛声隔岸催。匡君遇谓我,何日破忙来。”
黄梅十景之濯港晚渡
濯港渡口在县南10公里处。渡口湖光掩映,烟树参差,落日催人,前路茫茫,给游客归人以紧迫的感觉。清代筑石桥以通南北,清人汪士祯到此曾写诗曰:“网埠村前风物幽,渔人网罟集汀洲。阿谁识取源头水,破额山前碧玉流。”
黄梅十景之西池夜月
黄梅镇西有池。相传池水有光,夜明如月,虽朔晦亦可见。
黄梅十景之多云樵唱
多云山在县北7.5公里处。山影突兀,树色葱翠,樵子放歌,响应山谷,恍如互相唱和。清人石朗到此曾写诗:“回溪曲登绕高歌,知是樵人下辟萝。我亦夕阳归去晚,一肩担得白云多。”
黄梅十景之太白渔歌
太白湖在县西南15公里处。湖天连接,碧波万顷,渔舟千艇,朝暮歌声不绝,故有“倾倒太白听渔歌”的谈法。清人余世芳游此写了《太白渔歌》一首:“苹叶芦花极望长,歌声缭绕水中央。夜来渔火还归棹,惊起汀洲雁几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