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品牌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所以,对于诸多觉得新鲜,甚至是不可能的事体,就如看到这个标题一样,您不必过于在意,也不可万分诧异。“陪侍女”究竟是不是“生理卫生课老师”呢?可能,属于令人茫昧、令人惊叹的问题。茫昧于甚么?任何人在毫无准备前提下,可能不知如何作答;惊叹在哪些方面?惊叹于自己的识见浅薄,以及原创此论断者的创意与创新。 今年,有媒介爆料:某市一娱乐场所因“涉黄”被警方当场查获,受到严肃查处。荒唐的是,经营者辩解曰:本娱乐场所并无陪侍现象,属正规经营,这些被查获并冠名“陪侍女”的女性工作人员,只不过年轻貌美受人歧视罢,其真实身份乃“生理卫生课老师”。显然,该托词有些牵强附会的,特殊的场合,警方查处的特殊背景,这样说似乎有掩耳盗铃之嫌。最终的结果,警方对被查获的包括业主在内的涉案人员,依法给予了处置。
有人说,经济的发展会催生出异类的繁荣。随便举个例子吧,当下,在几乎所有被算得上城市城镇的地方,星罗棋布大大小小娱乐场所装饰得金碧辉煌,阑珊灯火点亮夜色,俊男靓女们勾肩搭背,夹杂着古龙水胭脂的味道穿梭不停。娱乐场所的属性,就是其经营者皆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追求着更多、更大、更快捷的利益。直言不讳,其中极少数见利忘义之辈混迹其间,暗中从事着非法勾当,也有娱乐场所或明或暗地把“陪侍女”当做吸引顾客的卖点敛集暴利。几千年来,中国人历来诉斥一个“淫”字。凡是涉及“陪侍”,不仅会受到公众谴责公德拷量,还可上升至国家法律的层面去惩究。可以断定,把“陪侍女”说成是“生理卫生课老师”者,出发点是为了逃避打击,规避承担社会舆论压力。
今年,又有重庆厅官因被陪侍而下马,还有人说该“陪侍女“是接受专业训练的“绊马索”。因此,有媒体又盘点了近年来因涉足陪侍马失前蹄的官员们。“陪侍女”及衍生出的关联人物与事体,有些强势地霸占媒介,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因为其关乎人性,关乎道德,也关乎法律法规。往深处说,“陪侍女”的说法源自于民间,“内涵”与“外延”漫无边际,属“天地”、“国法”、“良心”里皆没有准确界定的概念。 “陪侍女”以及“被陪侍的男人”,成为一个以“陪侍”为中心的舆情,这类舆情传播起来,不少的人皆会显得饶有兴味几近亢奋,把故事说得扑朔迷离栩栩如生。
目前,舆论与法律界,对“陪侍现象”(包括卖淫嫖娼等问题)尚存诸多的争议。“陪侍现象”,作为一个存续时间很长的社会问题,许多国家政府采取的办法不尽相同,究竟是对其采取“疏”的办法,还是施以“堵”的措施,一直未有定论。换个角度来思考,对陪侍女一味地否定,也可能是不客观的。以捷克共和国为例,该国法律规定卖淫属于“轻度犯罪”,但在过去十多年里,这条明文规定早已变成一纸空文,所谓的“轻度犯罪”,事实上已经成了合法。曾经有人提议在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市中心为妓女树雕像,结果引起争论,无休无止,未有结果。
假若,“陪侍女”是“生理卫生课老师”的命题成立。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地考虑问题,做出如下几点推理:其一,被查处的娱乐场所经营业者与“陪侍女”,实际上从事着“服务社会”,搞一些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科普活动”;其二,接受陪侍,则是接受陪侍者“寓教于乐”的过程。但个人觉得,无论如何去推理,“生理卫生课老师”也好,“绊马索“也好,重庆厅官们的“生理卫生课”,显然不是其必修或应修的科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