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453|回复: 2

[史话兴国] 梁氏正宗源自伯益后人 六户后人成就宗祠典范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2-20 23:50: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消息(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文 熊峤/摄)

      今志
  梁姓人口众多,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位的大姓。黄石地区的梁氏一族为宋朝梁洲的后人,他被后人视为迁黄始祖,最早定居在现今阳新枫林宋家山一带。后其小儿梁文通外迁至大冶阳新的交界处小箕山的南边。到了梁洲的第6世孙一辈,因子孙众多,遂形成了“寿”、“显”、“保”、“瑛”、“洪”、“河”六户。如今梁氏一族分布在阳新白沙、黄颡口、(氵韦)源口、大冶金牛、保安、黄石肖家铺等地,约有3万人。

  姓氏起源

  源于伯益之后梁国
  梁氏,是个十分古老的中国姓氏。据史料记载,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
  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今陕西韩城南),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此为梁氏正宗。

  姓氏之旅
  古老宗祠成典范
  已经见过了许多宗祠,但不能不说梁氏宗祠真的让人很震撼。古老、完整、规模大、功能齐全,都能用来形容这座宗祠。
  从阳新白沙镇沿106国道至梁公铺,便能从车窗里看到梁氏宗祠的一角。从外观上看,梁氏宗祠是黄石地区保存完好的古老宗祠之一。阳光下,青瓦白墙,分外醒目。大门左右的八字墙达到与正门屋檐的同一高度,不像其他祠堂的八字墙往往比中心正门明显底一个层次。
  从正面上看,正门上端写有“梁氏宗祠”四个大字,大门屋檐装饰有拱起的木板顶棚,屋檐之上两端建有马头墙。大门外方左右是八字墙,墙面上绘有人物故事画。推开古老厚重的木门,历史的质感清晰可触。宗祠一进五重,前重是戏台,二重是露天青石板场地,中间两重非常空阔,最后一重是正殿,供奉着梁氏祖宗的牌位。
  梁氏宗祠给人印象是三多:一是柱子多,大的顶梁柱有20根,小的廊柱也有20根;二是牌匾多,有“内翰第”、有“都督府”、有“博士第”等;三是房间多,前后左右有100多间房屋,且多数房间建有通风透光的天井,行走在宗祠之内显得排列有序,疏密适中,规划合理。这里解放以后,多年成为梁公铺一带的学校。不少房间仍保留有黑板和没有擦去的老师讲解课文的粉笔字。

  梁洲隐退朝堂定居阳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为避战祸而南迁者络绎不绝,梁姓自然也不例外。据载,西晋“永嘉之乱”时,有梁芳率家族南迁于浙江杭州与广东河浦之间。又有梁遐开基福州,被视为闽、粤始祖。此时,梁姓遍布南方的广西、四川、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一带。
  时间到了北宋时期,梁氏一族中出了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就是宋太宗雍熙二年乙酉科状元梁颢。因为梁颢,其家族骤然兴起,它依靠科举上的巨大成功和入仕高官的众多,成为当时少有的几个地位十分显赫、世代为宦的科举官僚大家族,其家族地位维持了一百多年。
  梁洲,便是梁颢家族中的一员。也许是因为梁颢的原因,梁洲被封为镇平侯。据梁氏族人介绍,梁洲原本担任的是文官,但因为朝廷中有奸人陷害,他被派往前线带兵打仗,结果梁洲竟出人意料地打赢了。这时一位高僧告诫他,打赢仗后一定不能回朝。梁洲听信高僧之言,将官印悬挂在梁上,从此隐退。于是梁洲来到了现今阳新枫林镇的宋家山上定居下来。
  如今,黄石地区的梁氏族人均为梁洲的后裔,后人视他为迁黄始祖。

  六户后人分布大冶阳新
  据梁氏族谱记载,梁洲出生于宋开宗四年,即公元971年。他生有四个儿子,文禹、文质、文国、文通。其中文通最小,出生于1024年,他出生不到两个月梁洲便去世了。
  文通长大成人后,他没有选择父亲定居的地方生活下去,而是外迁到大冶与阳新交界的地方——小箕山的南边,长期繁衍下来。文通的三个哥哥都没有后代,只有他这一支世代繁衍生息,梁氏一族也渐渐人丁壮大起来,他们居住的地方也因此被称为梁公铺。
  梁氏一族繁衍到梁洲的第6世孙梁邦贵、梁邦美一代,因这两人子孙较多,枝繁叶茂,逐渐形成了“寿”、“显”、“保”、“瑛”、“洪”、“河”六户,有的户名来自于人名,有的则是用地名来命名的。六户后人枝繁叶茂,遍布大冶、阳新等地。其中“寿”户一支主要集中在阳新白沙梁公铺;“显”户在阳新白沙、黄颡口、(氵韦)源口;“保”户分布在阳新白沙周边;“瑛”户主要在阳新白沙和大冶保安一带;“洪”户集中在阳新浮屠镇附近;“河”户则主要分布在大冶金牛和保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2-20 23:51: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3-12-21 12:02 编辑

file:///c:/DOCUME~1/ADMINI~1/APPLIC~1/360se6/USERDA~1/Temp/201110~1.JPG 201110252281780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13-12-20 23:5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世忆访

梁勋武 梁氏一族长老、梁氏族谱主编
梁勋春 梁氏宗亲委员会主任
梁勋贵 梁氏族谱副主编、宗祠管理者

  记者:听说梁氏宗祠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能介绍一下吗?
  梁勋贵:梁氏宗祠,始建于1698年,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等朝扩建改造形成现今规模。建筑面积达到2475平方米,是阳新保存完好和规模最大的姓族宗祠之一。
  整个祠堂是严格的轴对称结构,以正门为中轴线左右对称展开。分正殿、东西两侧辅屋。殿分三幢,前幢为门厅、阁楼、戏台和两侧走廊;中幢开阔庄严,陈设有祭祀亭,两厢鼓乐楼;后幢为祖宗堂,陈设始迁祖雕像神龛。东西两侧辅屋上座为:先贤祠、乡贤祠,下座分有花厅、酒厅、厨房、宾兴馆、钱谷房,共计有房屋100间,天井30口。
  2007年夏,武汉大学历史学教授和省文物研究专家鉴定,一致认为梁氏宗祠是荆楚大地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设计科学、结构严谨、功能齐备之宗祠。2008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为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宗祠保存得十分完整,是怎么做到的?有没有大修过?
  梁勋春:从建成到如今,梁氏宗祠已有300多年历史,期间经历了鼠咬、虫蛀、战火和自然风化,但由于族人保护得当,再加上解放后就被国家征用为粮仓了,“文革”期间才幸免于难,被保存下来了。
  虽然祠堂主体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但很多细节部分都已遭毁坏,所以祠堂于2007年大修过。现在看到的圆柱,大多都是经过改造的,将已坏的下半部分锯掉,用水泥做成圆柱状,与上部分结合在一起,再刷上红漆,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整体。

  记者:宗祠中供奉的祖先雕像很多,他们分别都是谁?
  梁勋武:正殿中间供奉的是我们的始迁祖梁洲公,以及他的夫人梅氏;在他们左右两侧分别又有三尊雕像,都是梁洲公的儿子。左边是梁文禹及其夫人缪氏,还有梁文质;右边是梁文通及其夫人袁氏和梁文国。
  另外正殿左右两侧辅屋为先贤祠、乡贤祠,里面分别供奉着第9世祖梁鳣和第64世祖梁庭凤。梁鳣是孔子的72贤人之一,而梁庭凤则是元朝进士,曾出任广西柳州府主簿,后被晋封为奉直大夫。

  记者:祠堂的香火很旺盛,每天都有人来祭拜吗?
  梁勋武:是的,梁氏宗祠不仅用于摆放祖宗灵位,作子孙后代祭祀纪念的场所;还用于姓族喜庆聚集、姓族商议大事、合族迎接戏班演戏娱乐之场所。此外,这里还曾经是梁姓子弟每年春秋两季比试文章的擂台。所以现在经常有族人前来拜祭,香火很旺盛。此外,每月初一、十五,族人都会自发前来拜祭,我们宗亲会也会不定期地在农历十月十四,即梁洲公的生辰组织祭祖活动。

  名人志

  孔子弟子梁鳣
  梁鳣,字叔鱼,少梁开国康伯之九世孙,晋大夫益耳五世孙。齐景公时从学孔子,比孔子小29岁,齐国人。以乐安“县特其封邑”(明嘉靖丙午九月赐进士、太仆寺卿、邑人李舜臣撰《乐安县志序》)。梁鳣年届30,还没有生儿子,他母亲想为其另娶,后来因听从商矍的劝告,作罢。梁鳣42岁才生骢,取名赎字子襄,为曾子门徒。父子皆祀孔庙。汉追子京侯。唐代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梁伯”;宋代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千乘侯”;明嘉靖九年改称为“先贤梁子”。

  北宋大臣梁颢
  梁颢(公元963年-1004年)字太素,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北宋大臣。生于宋太祖建隆四年(963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乙酉科状元。

  明太师梁储
  梁储(公元1453年-1527年)字叔厚,又字藏用,号厚斋,晚号郁洲,石肯(1952年划归南海县)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士,选庶吉士。由翰林编修累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太子太师衔,入参机务,一度出任台阁首辅(丞相)。 为官正派,敢于直谏。

  阳新进士梁招孟
  梁招孟(公元1573年-1650年),字良山,兴国州怀仁里人,1612年中举人,1628年中进士,钦点翰林院中书迁江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改授南京户部郎中,出任河南卫辉府,广东惠州府知府。后任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两浙都转盐运使,诰封资政大夫,著有《息阿山房文集》。


  轶闻志

  举案齐眉
  汉朝,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地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她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像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
  孟女高高兴兴地准备着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人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 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
  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
  后来他们一道去了吴地(今江苏无锡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当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孟光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梁鸿也总是彬彬有礼地用双手接过盘子。后“举案齐眉”就用来赞美夫妻美满婚姻,形容夫妻相互尊敬。


  下期备选:黄石徐氏 黄石潘氏 黄石彭氏
读者诸君若有相关姓氏的采访线索,或本人即为该姓氏族人,请拨打联系电话:13807235986,或发E-MAIL:XT526@SINA.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