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333|回复: 9

咬文嚼字二题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西
精华
104

656

主题

2701

帖子

469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693

IP属地:江西省南昌市

发表于 江西省南昌市 2014-7-17 09: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握手言欢浅议
文/吴二师
“握手”这个肢体动作,作为一种社交礼仪,在当今世界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且畅通无阻。它能增进握手者彼此之间的友谊,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沟通彼此之间的隔阂。
但人们也许不会想到,“握手”在古代的中国另有说法,其含意与现如今公认的通用的社交礼仪天差地远,有如风马牛不相及。
活人之间的握手,在古代中国却只跟死人紧密相关。
《新唐书·礼乐志》和《大明会典·丧礼》等古籍都对丧葬中的“握手”有所论述,大意都是说,古人举行殡殓仪式时,要往死者嘴里放钱币、谷物等,以示要有吃有花,所放之物称为“含”;往死者耳朵里填塞棉球,以示充耳不闻阴间鬼哭狼嚎,此填充物称之为“充耳”;而死都手中拿着玉或者其他物品,以示不能让死者两手空空前往另一个世界,此物则被称为“握手”。
于是,有人推断古代中国人见面没有“握手”这种礼仪。现代流行的握手礼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
而且,众所周知,中国古人常用的见面礼仪是“作揖”,即两人相见,抱拳拱手,躬身施礼。更为隆重的见面礼仪便是跪拜乃至磕头。
可我却在同样是古已有之的《后汉书·李通传》中看到有这样的记载:刘秀与李通“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言欢”。这意思显然是说,刘秀与李通初次相见,交谈良久,彼此还握了手,双方都非常高兴。这其中的“握手”,跟现在流行的握手礼仪所要表达的意思几乎是一致的。
那么,“握手”作为社交礼仪,到底是咱们中国古已有之,还是泊来品呢?   



蛛丝马迹浅议
文/吴二师
语文教师教学参考书对蛛丝马迹的解释大多是:从挂下来的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从马蹄的印子可以查出马的去向。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但我始终觉得蛛丝的细小和马迹的昭彰不对等,不和偕,此二者简直就不在一个层面上,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不该捆在一起、混为一谈的。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成语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所留存下来的,经得起反复推敲和琢磨的,合情合理的、无懈可击的完美无缺的精典、精彩和精华的语言文字。其中很少碰到象蛛丝马迹这样让人觉得别扭和疑惑的情况。
后来有一天,我在一本什么书上偶然翻看到了一种嶄新的更合情理的说法和解释:“马迹”其实与“马蹄的印迹”无关,“马迹”是指一种叫做灶马的小虫子留下的痕迹。
于是我进一步留心搜寻查找,终于,《酉阳杂俎 虫篇》便天遂人愿般的呈现在了我眼前,其中,白纸黑字记得真切,“灶马,状如促织,好穴于灶侧”。也就是说,灶马这种小虫子和蟋蟀有些像,常出没于厨房的灶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云,“灶马处处有之,穴灶而居。俗言灶有马,足食之兆。”在人的眼里,蜘蛛是善于阴谋编织罗网、设置陷井的歹毒的害虫,灶马则是能给人带来好运道的益虫。
但不管怎样,小虫蜘蛛和高头大马之间的别扭和疑惑总算是烟消云散、迎刃而解了,也不管蜘蛛和灶马是有益还是有害,反正它们在大小、粗细、轻重和种属类别等等方面都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小虫子,蜘蛛吐出的丝跟灶马走过留下的痕迹在语意上也能合理搭配、和谐共处,不再让人觉得困惑和别扭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草月儿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钱 可以买楼 但买不到家

钱 可以买药 但买不到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168

主题

2506

帖子

3695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69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7-17 14: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咬文嚼字是学好语文的必由之路,可有些学生就是不愿查字典,不愿追根溯源,不求甚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9

421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664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4-7-17 20: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能从细微处做大学问者,是真学问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2

主题

1678

帖子

2342

积分

东湖元老

网络监察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342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7-18 07: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5

396

主题

8273

帖子

9483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9483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4-7-18 09: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有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04

431

主题

5800

帖子

8515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8515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7-18 16: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握手确是外来的礼仪。
二师兄引用的刘秀与李通的“握手言欢”,我想不是见面时的礼仪,而是“言欢”了后手拉着手的亲密动作。刘秀和李通刚见面时还是要作揖的,那才相当于现在的握手。
一孔之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9

100

主题

5602

帖子

6559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6559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7-18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appyQin寻1962年毕业于武昌粮道街小学的李汉华、邓涛(邓中发)等老同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71

主题

376

帖子

418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18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14-7-23 2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握手言欢“、”握手言和“,大概相当于现在临别时的握手,这二词,最早于何时出现?何书何文?具体语境怎样?没有考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5

2494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浪子、樵夫、不化缘的。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2714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4-7-24 1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来学习一遍。
林深数树
大道不道,真言无言。何知是知,不文一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385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6-19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故知新。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