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武穴市博物馆 学子们和搭对的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沿途中,一路欢声笑语,平日里繁重的学习,生活琐事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听着讲解员沿途绘声绘色地讲解武穴文化的一些文史资料和故事传说,大家都若有所思。直至进入武穴市博物馆时,有不少武穴学子非常感叹地说:“我在武穴生长了十几年,都不知道我们武穴有这么多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东西,更不知道这里居然还有一个博物馆。”

照片名称:2014年7月19日参观武穴市博物馆

照片名称:2014年7月19日参观武穴市博物馆
虽然武穴市博物馆规模并不大,但是中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陶器石器,以及一套春秋时期的编钟,依然让学子们兴致勃勃,因为这证明武穴市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也让学子们深深了解到自己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照片名称:2014年7月19日参观武穴市博物馆 ,大家在看馆藏的春秋时期的编钟
这套春秋编钟的年代要早于著名的曾侯乙编钟,因为是从江底挖出,钟身斑驳锈蚀,临近观摩时,仿佛依然能听见先人遥远的繁荣和文明,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徐徐传来,大声若曦,不绝于耳……
三, 浴佛井,沧浪书院,龙宕瀑布,鲍照读书台
7月20日早晨,趁着夏日晨曦,大家在体育馆前集合,分组乘客,前往浴佛井。
1. 浴佛井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浴佛井
一路上,大学生讲解员继续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述禅宗四祖司马道信的故事: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唐朝天元672年初设,因县内佛教盛行,大小寺庙千座,乃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天子赐名“广济县”。四祖司马道信主张禅农并重,让他的僧徒都定居寺庙,过集体生活,实行自产自给,使禅宗得以很快发扬光大。 司马道信的父亲就是永宁县第一任县令。传说司马道信的父亲到五十岁那年的三月初三才生下道信,欣喜若狂。但孩子始终啼哭不已,在道信“洗三朝”那天,用河水和附近井水洗澡,孩子都是啼哭不已。此时二祖慧可化为一僧人,来指点其父母到一口井中挑水给道信洗澡。果然,道信在洗澡之后停止了哭泣,后人便称该井为“浴佛井”。 据说这口井千年都没干枯过,无论多么干旱,这口井的井水始终满满的,清亮清亮,甜滋滋的。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浴佛井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浴佛井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浴佛井附近村民为志愿者打水喝
听完介绍,大家都心痒难熬。到了浴佛井之后,附近村民很热心来帮大家从井里打水上来,让大家品尝井水。志愿者和学子们纷纷争着品尝井水,尝了井水之后都说:“是很甜的哦,跟我喝过的其他井水不太一样。”更有志愿者从车上拿来矿泉水瓶,要灌一满瓶子井水带回去。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浴佛井
浴佛井后不远处,保留着司马道信母亲徐氏夫人的坟墓。虽然已历经一千四百多年,坟墓依然保存完好可以想见当地人对四祖的虔诚敬仰。大家纷纷脱帽,双手合十,默默拜了拜,以示心中敬意。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参拜四祖母亲墓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参拜四祖母亲墓
2. 沧浪书院
沧浪书院现址在荆竹水库旁边,从浴佛井出来,前往一尖山的途中,就能看见沧浪书院在群山环绕中若隐若现。 沧浪书院最初建于唐朝,饱经战火沧桑,几历变迁。学子们游历其中,聆听辛亥革命元勋居正在沧浪书院发动学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往事,慷慨于胸;追忆其被二战期间日意空军飞机狂轰滥炸至荡然无存,扼腕叹息;之后书院淹没在荆竹水库中,尘嚣暂寂;直至海外归国的华侨彭达于1994年重建,注入欧式建筑风格,试图恢复往日繁盛。数百年风雨洗礼后,革命先辈的慷慨救国声不再,战火燎燃的惨烈不再,青山怀抱里的朗朗书声也不再,空留于此的是几间留有书桌书椅的教室,还有艾草蓬蒿……伴着讲解声,学子和志愿者们顶着炎炎烈日,兴致勃勃地把沧浪书院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各自追忆自己心中那个当年的故事。之后在书廊前的草地上大家合影,一起喊着这次活动的口号:“逐梦远方,心系故乡”,“了解武穴,热爱武穴”。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沧浪书院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沧浪书院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沧浪书院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沧浪书院合影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沧浪书院合影
很多时候,我们不只是为了看风景而去看风景,也是为了听这掩藏在风景背后的故事,历史沧桑,岁月变迁,先人已逝,但是先人留下的那份激情、热忱和追求,值得我们去追忆,去感受。 3. 龙宕
沧浪书院的下一站是龙门冲(龙宕)。
龙宕虽然处于景点“龙门花海”开发建设的策划筹备阶段,但这里的天然美景依然让大家啧啧赞叹。小小龙王庙后的瀑布,更是吸引了所有学子和志愿者。大家争相戏水、拍照留影。各小组举旗帜的志愿者更是跑到瀑布中游处,兴奋地挥着湖北爱心社旗帜。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龙宕瀑布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龙宕瀑布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龙宕瀑布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龙宕瀑布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龙宕(龙门冲)合影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龙宕(龙门冲)合影
4. 鲍照读书台
从茶园穿行而上,再在林荫间拾阶而上,葭颦即兴跟身旁的学子和志愿者介绍:大文学家鲍照在南朝刘宋王朝时,与谢灵运、颜延之为元嘉“三大家”,其成就居“谢颜”之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诗人之一。而这个鲍照读书台在清朝乾隆年间还有台榭建筑的。称得上是四方石柱,鼎立台榭;八面景致,尽入台中。在顺治年间,当地有一个员外,请地仙看风水,地仙说鲍照读书台是风水宝地。于是员外将祖人葬在读书台旁边,没想到自此以后,员外以及族人,都只能生女孩,没能生男孩。员外迁怒于鲍照读书台,将台上的书亭、牌楼和砚池都给砸了,至今没能恢复。所以,我们现在看不到当年的台榭了,只能看到鲍照读书台的原始自然风貌。到了康熙年间,清代翰林学士、广济县硕儒金德嘉回乡之后,得知此事,气愤不已,便题诗一首:“山鸡啼彻九天闻,万仞芙蓉五色云。台下青青书带草,至今人识鲍参军。” 志愿者和学子们听罢,都感叹不已。站在天然巨石形成的读书台上,看着读书台后酷似五册放大版古书的巨石,大家感慨良多。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鲍照读书台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鲍照读书台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鲍照读书台

照片名称:2014年7月20日在鲍照读书台
补充内容 (2014-8-7 01:58):
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初设
补充内容 (2014-8-7 01:58):
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初设
补充内容 (2014-8-7 01:58):
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唐朝天宝元年742年初设
补充内容 (2014-8-7 09:27):
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初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