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2

[时事评论] “湖蒿支书”带富一方百姓

[复制链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5000

主题

5494

帖子

8146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8146

IP属地:广西河池市

发表于 广西河池市 2014-8-20 16: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几阵细雨,让撇开了酷暑的湖蒿在地里疯长,一根根绿枝从梗中抽出,迎风招展。
  湖蒿,也叫藜蒿。“在黄石地区,真正能把湖蒿叫得出名号的,首选还得是我们宝塔村。”对于“湖北湖蒿第一村”的称号,宝塔村党总支书记艾义法自信满满。
  14日,记者走进宝塔村,湖堤旁的意杨树枝桠已经满眼绿意,堤内外是一望无际的湖蒿,生机勃勃。而这些田地,原来是大片的荒地和湖沼。
  艾义法说,宝塔湖是个“移民村”,村民来源复杂,再加上地势低洼,血吸虫发病率高,田地大多荒芜,没人愿意种田。
  一个偶然的机会,湖蒿从南京被移栽到村里。2001年,村民柯亨福0.16亩的湖蒿,卖了2000元。
  “野菜也能卖钱?”柯亨福的成功尝试引起了村委会的高度关注,大家认为这是个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经过考察后,村委会从南京八卦洲拖回了5车的湖蒿种苗,镇里又从七里组划出连片土地作为湖蒿基地。种苗有了、土地也有了,但是村民却并不感冒。
  湖蒿种植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心怀顾虑的村民们不敢贸然尝试。艾义法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后,通过做工作,七里组的12名党员干部作为“先锋”,承包种植了200多亩湖蒿。
  结果,种植当年即大获成功的湖蒿引起了宝塔村的“大地震”,每亩收入超过2000元,比原来种植棉花的收入翻了一倍。
  湖蒿试种的成功,让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从事种植的村民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种植技术和基地设施不完善,湖蒿产量并不高,再加上湖蒿保质期短,仅在阳新城区销售,供过于求,导致蒿农相互杀价,无人赚钱。彼时,来自江苏、河南的湖蒿已经占据湖北大部分市场份额,宝塔村湖蒿的优势不明显。
  “一成不变的种植和营销模式已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艾义法一针见血地说。
  于是,2004年,宝塔村“春潮”牌湖蒿通过注册成功,并获得无公害食品证书。湖蒿合作社也走上了正轨,统一制订生产规模、修建生产设施、采购生产资料、全程技术培训、销售产品、包装“春潮”牌湖蒿,很快打响市场,武汉、江西、河南、安徽都吃上了宝塔村的湖蒿。
  一把湖蒿,给宝塔村插上了腾飞的金翅膀。截至目前,宝塔村湖蒿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近千户村民种植,带动周边种植户1000多户。2013年,村经济总收入超过1亿元,人平纯收入达8800元。
  下一步,村里合作社准备将剩下的几千亩基地进行土壤改良,还想在湖蒿深加工上做文章,“真正将我们宝塔的藜蒿产业做大做强。”艾义法说。
  
  记者点评
  
  镇上副科级干部不当,到村里当支书;有办公室不坐,天天泡在田里跟老百姓种湖蒿……“这个支书有意思。”村民们说。
  从全县有名的“落后村”,到全省有名的“湖蒿第一村”,艾义法用了整整12年的时间经营宝塔村,最终将群众带上了一条致富的小康路。
  基层的党员干部在群众中间书写着忠诚与奉献,群众得实惠是他们最大的目标。只有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务实为民,才称得上“好村官”。艾义法如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0

13

主题

8040

帖子

808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808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4-9-9 07: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来自
上海
精华
0

13

主题

8040

帖子

8086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8086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4-9-9 07: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