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中尉
沔鹄佬 花鼓迷
 
- 积分
- 27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20多年前,曾经有个寿星老头站在西桥,老不正经的像在等什么人,刚好潜江东街站着个荷花仙子,大伙就拿来取笑,想撮合他俩。后来寿星老头不见了,消息人士说,他跟潜江的荷花仙子有一腿,被派出所捉了。这显然是无稽之谈,寿星老头好好待在红军巷,天天看老头老太太打门球呢,不信你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去看。
20多年后,新城大道边,沔阳公园里,汪洲河的水面上,忽然冒出了一座“妇女”雕像,因肤色太白,看不清是荷花姑娘、莲花姑娘还是桃花姑娘,难猜!又有好事者开编,莫不是荷花仙子来寻夫了?这又是无稽之谈!哪里是荷花仙子,我切近看了,人家手里捧着桃!
官方说,这“妇女”呀,是桃花仙子。但是从穿戴打扮上看,她跟荷花仙子肯定是一家人,不是她姐就是她妹。
笑话就说到这儿,我想表达的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设施毫无意义甚至没品,除开官老爷脑残或渎职,多半原因是缺乏历史知识,因而普及仙桃历史已变得极为迫切。
关于仙桃历史,官方网站、宣传资料上的表述是不严肃的,各种文本自说自话。也没乱到没谱的地步,大同小异。换作别的东西,大同小异也许能混,历史则是混不过去的。“小异”只能存于民间,官方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口径。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官方不仅没有做到统率民间,自己也经常性地陷入自相矛盾和含糊其辞。每每看到沔街的陈友谅纪念馆里出现以民间传说为依据、与历史严重不符的叙述时,每每路过这座说不清道不明的“妇女”雕像时,心里头就不是滋味。这有点杞人忧天的意思,跟网上调侃的那样,吃地沟油的命,却操着中南海的心,贱骨头!
可是,这么刺眼的东西,你能装作没看见?难道,就让谬种流传,误导我们的后代?难道,这个庸俗的“妇女”将作为我们城市的象征?
是的,仙桃历史,到了该说清楚的时候了。一个说不清自己历史的城市,是可悲的城市。我们常常拿不存在的东西来炫耀,比如诸葛亮的沔阳女婿身份;明明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看不到,比如昭王死沔的传说;可以视作名片的东西又当垃圾丢了,比如千里送鹅毛的典故……我们要么被人笑话,要么反应迟钝,我们怎么了?
尤其是沧浪渔唱。这可是个宝哇,千万儿戏不得,要抢!再不抢,别人就抢了。
沧浪渔唱是古沔阳八景之一,它其实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屈原到此一游的历史。我们在高中时代学过的古文《渔父》,说的就是这件事。《渔父》说,楚国大夫屈原因为被流放,在沔阳地面逗留过,并与沔阳渔民有过一场著名的对话。其中两句特别精彩,中国人都知道:屈原那句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那句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但是,官方好像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偶尔提到也是羞羞答答半遮半掩。我们总是盼着出名人、来名人,出了名人却不珍惜,名人来了就心跳加速,极不自信,典型的叶公好龙!可能有关人士查过资料,认为沧浪河在湖北均州,说那儿有个沧浪洲,但是经考证,沧浪洲是千龄洲讹传而来;或认为沧浪河在湖南,但是在湖南汨罗的屈子祠里我们发现,即使是湖南人,也承认沧浪河在湖北沔阳。我手里有张照片,是屈子祠正厅的沙盘地图,题为《楚国疆域图》,图上明确标注的“沧浪河”刚好在沔阳境内。当然,战国时期是没有沔阳的。
这就证明,沧浪渔唱自古以来属于沔阳,我方对此有充分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不存在争议。那么,屈原这个形象就可资利用了。依我看,桃花仙子雕塑不如改造成屈原塑像,甚至汪洲河也可以改称沧浪河,反正现如今沧浪河也不知是哪条河了。
我们还看到,在沔阳公园,狄梁公问政亭建起来了,狄仁杰的塑像立起来了,既然很多过境的历史人物都在沔阳公园聚首,屈原也可以。而且,屈原的影响远远大于狄仁杰,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作为文化象征闻名于世的,但他作为精神象征的意义更大,除了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求索精神是可以当成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的。我们不能身在宝山不识宝,否则就是个睁眼瞎子,惹人耻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