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9875|回复: 5

[史话兴国] 阳新和九江的历史友谊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9-27 2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仙岛人家 于 2014-9-27 20:46 编辑

      九江市地税局向北直到国棉三厂,未修路之前,原本是条狭窄的水塘,这是九江城东已淤塞的护城河。原东边一条小路,路旁房屋上的门牌就称之为护城河路。西边都是山岭,九江东西城墙就建在山岭的山脊上。近年来房屋开发兴起,填起了护城河,修成了南湖支路(北段),挖去了半边山体,建起了"翠湖明居"小区。

     在开发过程中,城墙基中的城砖和居民院墙上的城砖陆续被挖掘出来。事后发现,这一带有铭文的城砖中,多数是宋朝的,除有宋朝军队建制铭文外,还有宋朝江州(九江)下辖的德化、彭泽、湖口、德安、瑞昌五县新制作的城砖。一次,在后来的"翠湖明居"大门北侧山坡下,乱砖堆中发现一块有着反文戳印的"永兴县"残城砖。原九江地区范围内,从未有这种县的行政区划,是什么地方来的城砖呢?

     查阅地理资料,在湖南省南部,有永兴县,但距九江的数百上千里,隔山跨省、应不会是该县送到九江来的城砖。又查到与九江市瑞昌县相邻的湖北省阳新县,历史上曾称过永兴县。虽说相邻,但也分属两省,怎么会送砖来为九江修城呢?继续考索下去,探明了九江阳新的历史沿革关系,也为这块"永兴县"城砖考定了准确的时代。

     阳新县,汉朝时置县称下雉县,三国属吴,析置阳新县,到隋朝改为永兴县,明称兴国县,民国1914年复称阳新县至今。

      历史上的阳新县曾是江西的属县,宋朝时,地属江南西路相当于现在的江西省,路治为南昌管辖,元灭宋后,即将阳新划归湖广(现湖北省)管辖,至今未变。

      九江在历史上多为江西管辖,但在北宋时却隶属于江南东路(路治为建康,即现南京),江南东路范围包括现江苏省西南和现安徽省东南,是沿长江一个横形条状的路(省),九江是这条状省份最西边的一个州(地区级),到南宋绍兴二年,九江才划归江南西路,又回到了江西这个大家庭。

     由此可见,九江和阳新只在南宋期间才同属于一个省份,加上永兴这个县名和出土地点众多的其它宋砖,因而可以明确地将这块"永兴县"铭文城砖断定为南宋时期的城砖。这是作为同路(省)邻州在修建州城时提供支援而送来的城砖。其交通方式用船载出富水河,从富池口顺长江而下,便能很方便地到达江州(今九江)。

       "永兴县"这块城砖,体现了阳新和九江的历史友谊。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9-27 20: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新 的方言发音就是 永兴..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8

主题

1258

帖子

140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01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2014-9-27 20: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也有个兴国县,也很远呀,不知道为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14-9-28 0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Flack 发表于 2014-9-27 20:43
江西也有个兴国县,也很远呀,不知道为什么。

咱们是兴国(军、路、州)

宋 太平兴国 二年(977年),以 永兴县 置永兴军,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 永兴军 名兴国军,隶 江南西道 ,领 永兴县 、 通山县 、 大冶县 3县。崇宁元年(1103年),属 江西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兴国军为兴国路总管府,属 江西行省 ,仍领三县。至元十七年(1280年),兴国路总管府属江淮行省蕲黄道。

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年),改属 湖广行省 江南湖北道。至正十一年(1351年), 徐寿辉 克兴国,改 兴国路 总管府名兴国军。元至正二十年, 陈友谅 大义元年(1360年),陈友谅改 兴国军 为兴国路: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朱元璋 改兴国路为兴国府,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四月(1376年)降府为州,隶湖广布政使司 武昌府 ,省永兴以州治,领通山、大冶2县。清初,兴国州仍领通山、大冶,同属 湖北 布政使司武昌府。康熙三年(1664年)起, 兴国州 不再领县,属武昌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设县,隶 湖北省 江汉道。1914年定名 阳新县 ,沿用至今。


分歧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982年(北宋太平兴国七年),从赣县划出七乡,加上庐陵、泰和部分地区,以年号为名,建“兴国县”。设县治于潋江镇。此后,兴国辖区虽有变化,但县名却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是湖广兴国州。历元、明、清、民国不变,所以大家要将湖广兴国州与江西兴国县区分开来,不要混而不辨。(阳新县档案记载)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8

主题

1258

帖子

140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401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县 2014-9-28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都听大人说大箕铺那边,总是叫兴国的。反正大冶,阳新,咸宁和太和那边,感觉都差不多呀,说话呀,风俗呀。我上大学的时候,室友大多都是这几个地方的,大家在一起都不用讲普通话,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9-28 20: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Flack 发表于 2014-9-28 18:04
小时候,都听大人说大箕铺那边,总是叫兴国的。反正大冶,阳新,咸宁和太和那边,感觉都差不多呀,说话呀, ...

过去大小箕铺的确属阳新管辖,与阳新白沙.太子.大王三镇接壤,宋朝属永兴县,元朝属兴国州;到辛亥革命的第二年,兴国州改为阳新县;1953年12月,小箕铺、大箕铺、石应高、水南湾、刘逊、叶花香、曹家湾、下曹、冯.日朝、方至畈、柳林、后畈、湖塘、海螺堤一带)12个乡划归大冶县.大箕铺镇于1989年改乡设镇


关于大箕铺地名的来历,按地理环境来说,自古以来,由阳新进入大冶,由大冶返回阳新,都要经过大箕山麓。当地的百姓为了方便行人歇脚,饮茶解渴,自己又可以赚点小钱,就在大箕山下路旁搭建起一些店铺,久而久之,路人习惯将这里称之为大箕铺。由大箕山下往东走约十里,有一座小箕山,在小箕山西麓,又有一排小店铺,人们称之为小箕铺。

  还有一种人文历史传承下来的说法,跟这里“曹氏一门父子同进士”的传奇有关。

  据《阳新县志》记载,曹志遇,字二箕,生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1年),大箕铺曹六房村人。曹志遇自幼聪颖好学,21岁中举,37岁中进士(万历二十六年),先后任北京户部主司、六米仓尉、广东惠州府知府、高州府知府、四川重庆府知府,后又任罗定道兵备副使及广东按察使等职。据载,曹志遇的才学深得当朝皇帝的器重,并将义女陈氏许配他为妻,族谱记载“续娶明皇义女陈氏”。

  1587年,曹志遇生下长子曹景参。有意思的是,曹景参却以大箕山为号,称“大箕”。据说,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在“乡试崇祯辛未进士时”,殿试二甲第一,按朝廷规定前三名将分配各省,明皇为了将其留在朝廷,竟将其成绩降为第四名,初任礼部精善事主司、北京员外郎、授谏议大夫、京殿传胪。后人为之骄傲,做了一块“父子进士”金字大匾以纪念之。

  大箕铺的名声,也随着这父子进士的名号而广为流传。
阳新论坛Q群:2786659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