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陈子才 阮瑞琪/文 记者 周巍/摄)对不少居住在磁湖路湖师附近的市民来说,夜间出行一直都遭受着多重困扰。近日,连续发生的两起交通事故,引起了他们对夜间出行安全的再次关注。
“是昏暗的路灯和刺眼的远光灯惹的祸!”住在附近的市民郭先生说,行人、车辆集中,磁湖路湖师段夜间出行经常发生险情。
记者夜间专程前往这1公里的路段体验,发现这里事故多发确实是有原因的。 
车辆随意掉头,直行车辆开远光灯,行人被挤在车流中间危险至极。 
一名学生边过马路边看手机 连续两天同一路段发生事故 9月29日晚7时59分,记者来到磁湖路沈家营小学附近路口,一辆出租车正停放在路口附近的马路上,在马路中间,一名男子躺倒在地,头上还在不断地流血。记者看到,出租车前挡风玻璃左上角处有一个足球直径大小的凹痕,上面的玻璃已经被撞成了网窝状。
附近的市民很快围了上来。人群中,市民郭先生显得格外愤怒,“昨天也是在这里,一名女大学生被车撞倒,今天怎么又发生这样的事情!”郭先生说,他就住在附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出来散步,连续看到这样的车祸,感觉很痛心。
在伤者旁边,肇事司机也在焦急地拨打着120急救电话,但显然他的抗诉,被人群中的喧闹所掩盖,“是对面那辆车开着远光灯,我才看不到人!”
围观的人群随着交通事故的处理很快散去,但郭先生的质疑却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共鸣,同一路口两天发生两起交通事故原因何在?
据本报报道,9月28日晚6时20分许,在同一路段,一名湖师的女大学生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小轿车撞伤。 记者驾车体验多处视线受阻
9月29日晚上8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记者驾车来到黄石大道沈家营路段,驶入磁湖路,记者注意到,靠湖师一侧的路灯几乎都被树叶遮挡。路两旁停满了车辆。在八栋口,由于有一些夜市摊,许多出租车和私家车随意停在道路上,占据了不少位置。
记者驾车跟在一辆公交车后缓缓前行,车速只有20公里每小时。刚小心翼翼地通过八栋口,公交车靠右进入公交站,让出空间,记者便提速,车速达到30公里每小时,超过了公交车。
然而,刚找到行车空间,记者的视线再次受阻。在记者车辆前方,对向车辆也是一辆接一辆地缓缓行驶,但突然一辆开着远光灯的车辆越过双黄线,准备超车。这辆车刚好出现在记者车辆正前方。该车远光灯非常亮,加上两车的距离很近,强烈的光线让记者一时无法看清前方道路 ,只得踩下刹车。
记者继续前进,虽然通行状况有所改观,车速也已达到40公里每小时,但在行驶过程中,记者还是紧张地朝两边观望。在湖师大门附近,周边的光线更黯淡一些。这时,对面一辆大货车疾驰而来,这辆车共有4个大灯,非常刺眼。记者不得不减速,两车即将会车时,记者才发现,在双黄线上,还站着两个行人,在远光灯的照射下,这两个人如同黑影。
随后,记者来到南岳村、博雅花园路段,这一段路两边都是居民区,记者注意到,很多人没有通过斑马线过马路,而是选择最近的路线,因此沿路都有三三两两过马路的人。有了之前的教训,记者将车速降低了一些。
从八栋口到牛尾巴,短短一公里路程,记者通过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多处隐患困扰市民出行 “这条路越来越危险了。”61岁的陈师傅住在沈家营小学附近,他在这条路边住了几十年。“过去,这条路叫‘沈下路’,那时候汽车不多。”陈师傅说,随着汽车越来越多,一到晚上,天色一黑,过马路就成了问题。陈师傅说,从八栋口到牛尾巴,居民、学生的人数非常多,如今的车速过快、汽车常常打着远光灯。近一两年,几乎每隔几天,就能看到汽车发生碰撞的情况,甚至连撞倒行人都不稀奇了。
居民王华认为,除了汽车外,还有摩托车、电动车也让过马路变得危险。王华说,摩托车经常从一些路口突然窜出来,速度并不慢,有时候摩托车还会在汽车远光灯照射下,看不清楚,很容易撞到人。
今年读大三,来自十堰的任同学告诉记者,她几乎每周都要在夜间外出3次,每次出行都提心吊胆。“感觉挺危险的。”任同学说,夜间光线差,磁湖路上过往的车辆也很多,在过马路的时候,要想安全至少应该做到两点,除了要看到奔跑的车辆外,还要注意让车辆看到她。
但这一理想状态,几乎在每个路口都遭遇尴尬。“卖烤串的,摆地摊的集中在路口,非机动车道上还停满了车,行人和司机的视线都会受到影响。”任同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