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张瑾 左聪)大茗山脚下的杨桥村,如果没有杨桥水库,可能大家都不知晓杨桥村,现在她有了一张闪亮的名片——园博会。
从黄石将举办首届园博会的重任交给大冶市茗山乡起,一直被世人遗忘的杨桥村人意识到,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来了。为此,他们将村庄装扮一新,迎接客人的到来。
9月26日,全市的目光都聚焦在杨桥,期待已久的园博会开幕了,当天就涌入了7.3万人。
其实,园博会带来的轰动是杨桥村人始料未及的。据统计,园博会开幕至10月7日,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庞大的人流量让园博会所在的杨桥村村民赚得盆满钵满。开幕当天,有的村民卖了几千瓶矿泉水,有的卖了200多顶园博会的帽子,10月1日,有的卖了1000多面五星红旗……
杨桥村负责人金国荣说,园博会将杨桥村整体发展向前推动了20年。共睹杨桥的变化,六组村民于美荣的话最形象,她说:“刷黑的柏油马路通向家门口,很多在外打工仔回来都找不到家门哟!”金国荣说,各级政府光投入杨桥村村容村貌改造的资金就达到300多万元。
当然,园博会给杨桥村带来的不仅仅体现在村民收入的增加、村容村貌的改善,它更活络了村民的思想,让整个村庄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杨桥村人口1000多人,在外打工的占4成左右。2011年,瑞晟公司在这里建立10万亩天然香料产业原料供应基地,很多村民都回家为基地做配套服务。今年65岁的八组村民黄元新说,原来自己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他将3亩田流转给了瑞晟公司,每年可以收到租金,自己还在基地做花卉管理、采摘等,还可以每天拿到60余元的收入。像黄元新那样的村民,杨桥村有200多人。
“村民经商头脑更活了。”比起村民得到收益,金国荣更高兴的是园博会带来了村民观念的变化。“现在大伙儿聚在一起就会谈园博会,好多人都后悔当初没有多投入。”金国荣想起当初四处做工作的情形哭笑不得,最开始喉咙说干了也不见几个村民参与。后来看到路刷黑了,场馆做起来了,人流来了,村民们闻风而动。
有人说杨桥是幸运的,幸运的又岂止杨桥。一场鲜花盛会带来的是一次观念洗礼,它预示着一种更生态的经济发展方式将在杨桥将在大冶将在黄石“生根开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