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952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新浪网转
安康日报社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到底在哪里?
A-A+ 2014年10月31日 09:33 安康日报评论
南水北调工程举世瞩目,但最近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放的一则广告,说的却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湖北十堰。天安门广场的LED显示屏上,则出现了一则“南水北调,缘起南阳” 的公益广告。
南水北调的中线水源地到底在哪里?这应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常识。是汉江之水送到北京,汉江怎么会在河南南阳?汉江之水引向北京,南阳只是引水工程流经地。汉江下游湖北段流向长江,十堰只是因为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提升引至河南,再流向京津,十堰只是南水北调的蓄水地。
这件事对陕西安康和汉中都是一个警示,明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就在陕西,特别是安康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主要来自汉江中上游安康市、汉中市辖区。汉江全长720公里,流经安康340公里。安康是陕西省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源或流经安康、集雨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1037条。其中一级河流23条、二级河流30条、三级河流18条。所有支流汇集汉江,年平均自产径流量10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出径流量252.27亿立方米。据监测,目前安康境内河流的17项指标均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发源和流经安康的河流,集雨面积5—100平方公里的951条,100—1000平方公里的76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10条。此外,还有无数支水沟纵横交错,分布在汉江南北两岸的秦巴山地和丘陵地带。这些河网密度为1.43公里/平方的大小干支流,组成了安康市植物“叶脉”一样的水系。
造化有情,给三千里汉江注入了水质优良的悠悠碧波。黄河水是碱性水,长江水是酸性水,唯滔滔滚滚的三千里汉江奔流着最适宜五谷生长和人体健康的中性水。汉江像一条彩带绕过安康城,因为将甘甜、清冽的汉江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送往首都,安康这座深藏在大巴山区的山城,在京津人民心中成为了一颗宝珠。
为了一江清水送给京津,中央对安康300万百姓的要求是严格的,安康百姓为了确保一江清水,所作的奉献也是无与伦比的。为实现“一江清水北上”,坚决贯彻国务院对南水北调的要求,安康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把节水、治污放在首位。
没有环境保护,调水的基础就会瓦解。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北上”,安康市委、市政府已经确立实施“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的战略,在安康市所辖的县区提出了“生态立县,护水养山”的发展思路,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带领300万百姓,保护汉江的生态环境。
为保护汉江生态环境,安康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汉江安康段水源地存在的一些现状令人忧虑。首先,水资源拥有量减少。由于历史的原因,乱垦滥伐,植被减少,生态恶化,汉江支流水量明显减少,干旱频繁,枯水期在不断延长;其次,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再次,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水质降低。化肥、农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上起了很大作用,但对汉江水系的污染不可小视。加之安康辖区内水利工程损坏严重,库塘泥沙淤积,水利工程设施严重不足,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城镇防洪基础脆弱,任务艰巨。沿途存在挖掘河沙、破坏河床的情况。这些都直接威胁到“清水走廊”的顺利畅通,绝不可掉以轻心。
所幸面对诸多困难,安康市委、市政府带领安康群众迎难而上,从1999年以后,狠抓汉江两岸及千余条干支流两岸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品采伐。将199个乡镇16个国有林场纳入天然林保护工程,有2000多名林业人员进行保护。建立了化龙山、宁陕大熊猫、瀛湖湿地等省级保护林。下决心关闭水源地两岸所有的污染企业和矿山,在一些人口较集中的城镇建立垃圾处理和污水净化厂。改造公厕、大力推广沼气,对人畜粪便进行科学处理。
为了保护一江清水北上,安康已经做了许多。长期以来,秦巴山区的百姓和党政干部,以大局为重,为保证一江清水永世长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所以,必须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在陕西安康正名,这样安康也将会获得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子久 曾祥茂 邹服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