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49|回复: 1

沔阳之“阳”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646

主题

2134

帖子

2743

积分

中尉

沔鹄佬 花鼓迷

Rank: 6Rank: 6

积分
27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4-11-15 08: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贤达之士写了一篇《沔阳之“沔”》,介绍沔阳的风土人情,古貌今颜,被同事转载到内网,我是反复点击,百读不厌,因为我就是一个地道的沔阳人。中国是一个超越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每一个字,每一个名,都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化史。就拿咱们沔阳来说,“阳”是何义,无论是生养于斯的老沔阳人,还是关注沔阳的人,都想寻“根”探“源”。笔者不揣冒昧,聊发陋见,以就教于方家。
  汉江流域从来都站在历史的前台。为了有效地管控和治理汉沔这一区域,以这条河为依托,先人们创造了很多历史地理名词,譬如沿着汉江往下数,就有汉中、襄阳、沔阳、汉阳、汉川、汉口等一大串。尤其有意趣的是,其中的襄阳、沔阳、汉阳等名称,从字面上推敲起来就是一个意思,只是实际指称的区域不同而已。
  襄阳、沔阳、汉阳,为啥都叫“阳”呢?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中国有很多地名,都是依据这个来命名的,可它们为什么都从汉水之北漂到了汉水之南呢?
  推测之一,汉水以前会不会就是从这些地方的南境流过的呢?古襄阳城确实在古襄水之北,只是这个古襄水并不是今天的襄河,而是它的一个支流,现已消失;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们这儿的人称呼汉水为襄河。事实上,我们这儿的襄河不只一条,还有一条“南襄河”,也就是东荆河,它是(北)襄河的支流,从潜江境内分流而出,刚好从南侧包着沔阳、汉阳,在一个叫做沌口的地方汇入长江。如果以南襄河为依据,沔阳和汉阳的命名困惑就都消除了。
      推测之二,因管辖范围调整所致。历史上的沔阳,主体管辖区域和治所始终在襄河南岸。天监二年,梁武帝分竟陵郡设沔阳郡,下又分设沔阳县。建制之后的沔阳,在一千五百多年里,经历过多次变迁,作为郡、州、路、府、专署、县、镇等都存在过,管辖范围也反复变化,与周边县域都有交集。它作为州郡的时候,与天门关系最密切,很多时候是一州(郡)管两地,州(郡)治也在两边迁来移去。作为州郡一级的建制单位,历史上,竟陵、复州、沔州、沔阳等曾是天沔两地的共用称号。也只在这个时候,沔阳称之为“沔阳”,才基本算是“名”“实”相符的。
  其实,在沔水的上游地区——汉中谷地,也有个沔阳,其建制在西汉初年就有了,的确是因在沔水之阳而得名。这个沔阳,在两千多年的变迁中,也曾叫沔州,明朝时又降格为沔县。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沔县”改为“勉县”。勉县的城关镇现在叫勉阳,应该也是由沔阳改过来的。
  既然沔水的上游有一个沔阳,那梁武帝为什么又造了一个沔阳呢?一个大胆的推测就是,他把老沔阳弄丢了。
  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司马家的不肖子把中原弄丢了,只好蜷缩到江东,是为“晋室南渡”。胡人为祸,中原地区的汉民纷纷避居江南。为了安置和安抚这些难民,(南方)朝廷就在他们的寓居地设置州、郡、县,“因其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这些称其为侨州、侨郡、侨县,起初并无实土,后来朝廷从本地州、郡、县中划出境地给它们,这些从北方“搬来”的州、郡、县,就落地生根了。侨州、侨郡、侨县实地化、本土化的这一过程,史称“土断”。汉水下游沔阳的“新鲜出炉”,应与这种历史大背景分不开。
  沔阳的“迁建”,还与改朝换代相关。史载,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汉中太守夏侯道迁举郡降魏”。萧衍起事后,夏侯作为前朝旧臣,倚仗汉中之险,拥兵自重,不服号令。汉中背靠北方强敌北魏,夏侯首鼠两端,待价而沽。萧衍根基尚浅,召之不能来,战之又恐北方强邻插手,无奈之下,萧衍朱笔一提,分州划郡,将沔水上游北岸的沔阳搬到沔水下游南岸,并提格升级,设沔阳郡,郡下又从云杜县析地设沔阳县,以招诱安置那些从老沔阳一带流徙来的百姓和官吏。同时,他新置了许多郡县,譬如置州城郡下领州陵县(县治今新滩口),置营阳郡下领惠怀县(县治今张沟附近),目的是兑现对那些拥立有功臣属的奖赏。(作者杨之学)


长江汉水是银色的弦,
古老的琴身是江汉平原
故乡的歌最美,
故乡的腔最圆,
一曲沔阳花鼓调,
荡漾在天地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14-11-15 1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沔阳弄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