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5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 积分
- 12818


IP属地:广东省惠州市
|

楼主 |
发表于 广东省惠州市 2014-12-19 20:2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世忆访
孙宪煌 孙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孙太辉 孙氏族谱编委会成员
记者:能介绍一下孙氏祖先定居黄石的过程吗?
孙宪煌:孙氏祖先是分两支迁入黄石的。明朝成化年间,孙清二从江西瑞昌迁入兴国州,即现今阳新木港镇板桥铺,他便是阳新孙氏的始祖。他生有两子汝文、汝崇,汝崇迁至武昌,汝文则一直留在阳新开枝散叶;另一支是明朝万历年间,孙以恭带着三个儿子胜一、胜二、胜三从江西瑞昌迁蕲春,再迁入大冶殷祖,后又生子胜四。四个儿子中除胜一外迁至安徽和湖北英山外,其余三子均留在大冶。孙清二与孙以恭的爷爷为双胞胎兄弟,因此阳新、大冶的孙氏其实属于同一支脉。
记者:那现在黄石孙氏有多少人?分布在哪些地方?
孙宪煌:阳新孙氏有19个庄门,分布在木港、枫林两镇,约有4000多人。
孙太辉:大冶孙氏主要分布在殷祖、刘仁八以及黄石市区的皇姑岭,约1400多人。
记者:在阳新木港的孙氏宗祠建于什么时候?大冶有没有宗祠?
孙宪煌:孙氏宗祠位于阳新木港镇贺狮桥湾。宗祠始建于清朝康熙33年,即公元1694年。1904年被毁于战乱中,直到2009年才在原址上重建。宗祠占地360平方米,一进三重,内设戏台、大厅、神殿和伟人纪念厅。
孙太辉:大冶没有宗祠,只有祖堂。殷祖西凉亭村孙垅湾的祖堂建于2000年,是最早修建的。阳新木港的孙氏宗祠则是黄石境内的所有孙氏族人共同修建的,每逢大型祭祀活动,我们都会到宗祠内举行。
记者:当年孙氏祖先不是定居在板桥铺吗?为何会在贺狮桥修建宗祠呢?
孙宪煌:当年贺狮桥这里是一个非常热闹的港口,不仅田地充裕,而且港口有很多做生意的小贩,水运十分发达。贺狮桥与板桥铺是相通的,我们的始祖孙清二在板桥铺定居后,看到这里很繁华后来便搬到这里居住,因此宗祠也建在这里。
记者:你们的族谱是什么时候编撰的?
孙太辉:大冶孙氏族谱最早是从清朝顺治年间开始编撰的,随后乾隆、嘉庆、光绪年间都曾编撰过,民国期间因战乱的原因中断了,直到1989年和2009年才又开始修撰。2009年是湖北、安徽、江西三省16个县一起编撰的族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