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下雪了吗? 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的冬天,一阵寒潮来临,当冷北风掠过江河湖面,田野村庄,此时的气温会直线下降,茫茫天色变黄,偶尔也会有雨加雪落下。寒风一个劲地刮着,冻雨所致,房顶、树枝、禾苗结起冰凌,气温也会变得更加的寒冷。 寒潮过后,只要是变天,就会伴有雪下。每场雪都是先从“雪纤子”飘起,夜深人静,鹅毛雪悄无声息地把大地装点得一片洁白,开门看天,让人惊诧。 雪天易晴,太阳很快地融化了积雪。地温效应,特别是“倒春寒”的春雪,雪还来不及着地,就不见了雪花的踪影。 飘停零落,晴朗暖冬,也有的年份不曾下过一场雪,这也是南方冬季的气候特征。冬天里,室内和室外一个样,人们选择取暖方式只是躲在避风港去晒太阳,或生一盆火去烘脚手,或加衣服,加铺盖,蜷身在房屋里,度过寒冬。 在我的记忆里,江汉平原的冬雪比现在要大得多,瑞雪覆盖房顶、原野,湖水结起厚厚的冰。瑞雪兆丰年,下雪给人们带来快乐。也不像现在全球变暖,好不容易才下得一层薄雪,也会造成交通封路,菜价猛涨,令人发愁。 来到北方,领略了大雪的银装素裹,雪景的原驰蜡象。北方的冬季时间长,仿佛没有春天。进入冬季就开始下雪,一直到来年的五月,冰雪才融化掉。此时,河水动流,树木吐叶,草根发芽,播种粮果。但山顶常年依然是积雪覆盖,远望,太阳的照射,泛着如玻璃镜一样的反光。 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二十度左右的西域,在这里我已度过好几个寒冬。牧民们在秋天,收获完地里的棉花、包谷、瓜果,就不需要再下地了,烧热土炕呆在家里,等着夏季的到来。但不管是天晴或雪天,圈里的牛羊是每天必须赶上山坡和牧场的。牲畜嗅觉到积雪埋着的枯草,用脚扒开去啃食。寒冬使牲畜身上长出长长的绒毛。为了一口草,胆大的马驹从雪山上摔至山谷,粉身碎骨,当场死亡。把马驹的四脚用麻绳一绑,套上几匹马从雪地里滑行拉回,剥下皮,砺出肉来剁碎后去灌马肠。 城里人的户外活动就是滑雪,只有剧烈的运动,才能驱寒。人们也爱喝酒,即使是女人,也能喝个半斤八两的。室内是天然气供暖,温度稳定在20度以上。 雪山上融化的雪水连着自来水厂,水质没污染,烧开水也没有水垢,酿造出啤酒的味道也甘醇。 今年这里的雪下得大,时间也下得长,这雪让人觉得心情有些沉重。结冰的污水沟被雪覆盖,粉煤灰的天空也变得清新,就连街道上发生暴力骚乱,所留下的血迹,也完全被覆盖。大雪!让丑的东西也变美了。 冬天的西域,思念着江汉平原的小雪,家乡下雪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