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咋对《刺杀金正恩》表态不一样? 文/奇之傅 这才叫“横看成岭侧成峰,两边风景各不同”。同是一部正在美国热播的影片《刺杀金正恩》,同是外交部发言人,中国和俄罗斯所显示的态度却大相径庭截然不同。在圣诞节影片播放当天,俄外交部发言人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在一场新闻吹风会上说,电影《采访》所体现的观念‘非常盛气凌人且令人反感’,朝鲜方面的反应,以及其他方面可能的反应,‘相当可以理解’”。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12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此问题时说得却是;“我看到了有关美国一些影院上映电影《采访》的报道。希望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
经过对比可以发现,中俄两国就这部影片所展示出的态度显然相去甚远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一个是明显地带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色彩,一个流露出的却是鲜明的不偏不倚公允立场。透过两国外交部发言人不显山不落水的发言,观众不仅可以从中咀嚼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滋味,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的理解。 作为当今世界两个颇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神姿”的特立独行国家,俄罗斯和朝鲜确实有着太多的相近相似之处。甚至普京和金正恩个人之间,仿佛也有着某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天然联系。否则,一段时间以来,这两个在全世界备受孤立的国家,岂能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患难知音一样,又是眉来眼去互送秋波,又是难解难分卿卿我我。今天你给我鸿雁传书,明天我给你消除债务;后天你同我签订合作协议,大后天我对你提供粮食援助......。 什么叫“非常盛气凌人且令人反感”?何谓“朝鲜方面的反应,以及其他方面可能的反应,‘相当可以理解’”?其在遣词造句进行这种表态发言时可曾想过,这种不负责任的说辞和一个核大国的角色是否有些不太吻合?其字里行间是否有唆使朝鲜对美国实施报复之嫌?而且为了显示两国牢固的睦邻友好关系,就在亚历山大·卢卡舍维奇替朝鲜抱打不平的当天,俄罗斯还向朝鲜提供了2.29万吨小麦。 为了抵御北约制裁,抗拒联合国谴责,俄朝出于避免孤立寻找慰藉的需要,相互拥抱相互取暖并不足忧;使人最担心者是这两个嗜好穷兵黩武的国家元首,一旦哪天利令智昏玩过了头,错把核原料核技术当做小麦、木材进行贸易,那对东北亚乃至世界的和平,所产生的威胁就不是朝鲜已发射的数次“导弹”那么简单了。 因此,就像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就《刺杀金正恩》所表示出的中立立场一样,始终和这两个国家保持一定距离,永远避免和他们同乘一艘船,或许应是华夏今后较长时间的最佳的选择。因为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这两个国家最擅长驾驶的就是“贼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