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90
IP属地:广东省东莞市
|
发表于 广东省东莞市 2014-12-31 08: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162亿元建设资金从哪来?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程自流,虽然一次性建设投入较大,总投资162亿元,但后期运行成本低。经核算,通水后的水价与鄂北城区目前价格水平基本相当,在当地居民可承受范围内。而且,据初步规划,162亿总投资中,中央投资60多亿元,省政府投资60多亿元,贷款40多亿元。这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在先,鄂北调水借鉴了其经验教训。它与襄阳引丹灌区共用一个取水口,从清泉沟隧洞打一个10公里的分支隧洞,建一个分水塔,将取水口水位抬升到147.7米,终点大悟王家冲水库高程100米,首尾50米落差。渠首流量每秒38立方米,工程全长267公里,其中隧洞、倒虹吸200多公里,明渠40公里。
明渠占比少,是鄂北调水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最大区别(后者明渠占70%),从而可减少沿途水量蒸发和水质污染。
调来的水在鄂北如何分配?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供水范围(即受水区),包括唐东地区、随州府澴河北区和大悟澴水区;其行政区划涉及襄阳市的襄州区、东津新区及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及广水市,孝感市的大悟县。
安陆、云梦、应城和孝昌地势低于鄂北引水工程,且又远离汉江,因用水指标限制,暂不作供水范围,如发生特大干旱等特殊情况,可进行应急供水。将来国家实施“引江补汉”工程(引三峡水库水进丹江口水库)后,上述县市可望纳入受水区。
唐白河以西地区,有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襄阳引丹灌区,沿经襄阳市老河口、樊城、襄州和东津新区,年供水6亿多立方米。因此,唐西地区未纳入此工程供水范围。
调水总干渠沿线,共布置22个分水口门,其中唐东地区9个,随州府澴河北区12个,大悟澴水区1个。22个分水点中,有6个为直接向水厂或灌区渠道供水,15个可向19座水库(其中18座为大中型水库)进行充蓄调节,最后一个口门为王家冲水库,既是受水区末端交水点,又是大悟县城的备用水源,还兼作退水水库。
工程年均调水7.7亿立方米,有1.75亿立方米分配为农业用水,灌溉唐东地区的枣阳大岗坡、石台寺两个大型灌区及多个中型灌区的耕地,其余5.95亿立方米作为城乡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