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星期一 晴 今年上半年我们老师都参加了网上学习,按理说一般都超额完成了任务。可是,到了下半年,所有的要重来。教学视频还是原来那几个,但隔几分钟有一个问题,看你是不是细心。一旦答错,前功尽弃;即使偶尔答对了,也显示答错了。一气之下,我们决定不再理会,到时候扣钱也不管。 网上学习的初衷是好的,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平时工作量已经很大,谁还有闲工夫整天趴在电脑前认真看教学视频呢?就是看了,有的细节谁能记得一点不错呢?网上学习搞成这样就不是培训而是折腾,劳民伤财,没有必要再搞下去了。 12月3日 星期三 晴当年国家搞国企改革,大量工人下岗,经理却通过国企改制将国企变私企,自己重新做起了老板。工人下岗,我们的借口是优胜劣汰,减员增效。可是,经理把企业不好好经营,为什么不让经理下岗,反而让他们尝到甜头?只让工人下岗不让经理下岗说得通吗?还有公平正义吗? 12月4日 星期四 晴我的侄子现在有一岁多,喜欢摘他妈妈的眼镜,妈妈每次都让他摘。最后他妈妈干脆不戴眼镜了,结果行动很受影响。他也喜欢摘我的眼镜,但我不让他摘,即使他摘了我也会让他还给我。我在家就可以正常戴眼镜了。 母亲爱孩子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觉得小孩可爱就百依百顺。小孩子不懂事,大人要正确引导,错误的事情就是不能做。 12月6日 星期六 阴刚刚看一位网友出了这样一道题:向爸爸借了500元, 向妈妈借了500元, 买了双皮鞋用了970元。 剩下30元, 还爸爸10元, 还妈妈10元, 自己剩下了10元, 欠爸爸490元, 欠妈妈490元, 490+490=980。 加上自己的10元等于990。 还有10元去哪里了呢? 其实这完全是故弄玄虚,计算方法明显有逻辑错误 。既然向爸爸妈妈分别还了10元,那么欠爸爸妈妈的总钱数只能按剩下的980元为准,不能还以1000元为准。自己留下的10元也是向爸爸妈妈借的,应该也含在980元里面,因此980加10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有并列关系的部分才能相加,包含关系的不能相加。 假的就是假的,不管它怎么变换形式。不合理的东西总是有破绽的。 12月8日 星期一 晴《水浒传》中形容高俅等奸臣装腔作势用了个词“担雪填井”,这个词很形象。雪本身就是水凝结成的,温度升高后还会变成水。挑着雪往井里倒,雪遇到水不依然会化成水吗?这能将井填实吗?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奸臣误国的可恨之处。 12月13日 星期六 晴鲁迅曾批评《三国演义》“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夸张过度就会带来失真的反效果,而且吹牛就像吹气球一样,越大越容易破。诸葛亮在小说中既然那样料事如神,为什么六出祁山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不是事情发生前就能想到结果吗?怎么在这样的问题上就不灵了呢?假的就是假的,你怎么圆场也真不了。 12月14日 星期天 阴前几天我的前女友说她几个月后准备和别人结婚,说觉得对不起我,其实认识的这么多人里面我最好。我对她说这样的话讲出来是没有意义的。 那个人对你最好,你为什么当初还要抛弃他?现在知道这个人最好,为什么又和另外一个人好?这些言行不是自相矛盾吗?事情过去就过去了,没有必要再提。不管这些话是安慰还是真话都没必要讲,除了往伤口上撒盐没有任何意义。 12月15日 星期一 晴前段时间在《演讲与口才》看到一篇分析林黛玉性格的文章,我很赞同。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分析,林黛玉高洁,值得欣赏和同情。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做这种人。如果大家都像林黛玉一样,别人的一言一行都要引申、揣摩,那样就太累了,害人害己。生活不同于艺术,凡事斤斤计较怎么能在行呢? 12月19日 星期五 晴几年前我曾经读过清朝崔述的《冉氏烹狗记》,这篇文章曾作过高考阅读文章。今天回想起来,仍然有现实意义。 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人,对付善良、柔弱的人时他们很有手段和力量,可是遇到敌人首先退缩的就是他们。就像有的狗一样,专门咬普通人,遇到强盗顿时没了神气。 12月26日 星期五 阴最近讲科学课《金属》,提到金属的性质时,参考资料说金属质地坚硬。然而,这种说法严格地说是错的。我们平时看到的金属很坚硬,那是因为它们不是纯金属,例如钢铁中就含有炭才显得硬。可是,对三年级学生而言,不这么讲不行,因为这符合他们的直观感受。 老师的矛盾之处就是有时明知知识点不对但必须这么说。 12月29日 星期一 晴当你看到孩子们上课时不学习,而且明目张胆地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恨《小苹果》了。 当你看到孩子们冲着你做鬼脸,学熊大熊二拍屁股恶心你,你就明白我为什么恨《熊出没》了。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 12月31日 星期三 晴教育系统有个班主任考核,这里面有很多制度是不合理的。 制度规定从全体教职工中拿出部分资金来奖励班主任,这就很有问题。其他不担任班主任的教职工凭什么要养班主任呢?用多数人的钱养少数人是什么意思?还比如班上综合成绩好了,奖励班主任,这同样说不通。班上综合成绩高,课任老师也出了力,为什么单单奖励班主任?班主任一定支持了课任老师的工作吗?恰恰相反,有的班主任只会推卸责任,课任老师反映问题他也没有解决。这不是打击了课任老师的积极性吗?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有时班主任请假或学习很长时间,临时班主任做了很多工作,而班主任考核依然算给了原班主任。既然如此,临时班主任还有工作激情吗? 制度不合理只会打击人的积极性,导致人心涣散。 (《云逸斋日志》至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