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4
中尉
沔鹄佬 花鼓迷
 
- 积分
- 27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2015-1-5 01: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当太乙金刚拳是湖北的地方传统拳术,又名搪手,分为滚肩搪手和四平搪手两种练习形式,并广为流传。来历无从考察。基本技击法为:得手滚手,滚手打手,一手翻三手,三手翻九巧。手法之快,变化莫测,让对手招架不及,一般几招就可取胜。
该拳种在江汉平原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仙桃市、天门市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拳传人罗银山师傅深得真功,把太乙金刚拳的技击之功演绎得淋漓尽致,根据罗银山师傅的口述和实际演练,对其技击之功浅析如下:
武当太乙金刚拳的技击之功归纳为四个字:惊、弹、抖、炸。
一、“惊”
“惊”字功,字面上解释为吓一跳,心里紧张,害怕及侵扰,震动。武当太乙金刚拳出手时,手到力到,动如疾风,势如破竹,与对方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立即产生瞬间的击打爆发力(注:旧称短劲,现称寸锄),让对方有种触电的感觉而乱了方寸。笔者与罗师傅演练体会“惊”的感受时,手臂犹如打在三角铁上那么直接,同时感到像有一面墙倒向自己一样。体会到武当太乙金刚拳注重手掌和上肢臂的硬功夫修炼,是长期操练的结果,并非一日之功。同时武当太乙金刚拳是整体发力,力到身体也随到,伴有深沉的发力声,发出的力有渗透劲,体现出了内家拳的特点,接触者没有不惊叹的,无怪乎出手即伤人。当然,技击的动作技巧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惊”只是其技击功夫之一。
二、“弹”
“弹”字功,字面上解释为有伸缩力和时间短。出手击打,打出去的拳或掌有一种很强的反弹力,犹如橡皮弹簧的张力一样,力来的快,消的也快。在实际搏击过程中,拳和掌的出手非常迅疾,让对方探摸不到我方的力度和方向,接触时感到没有力度,动手时则柔比太极拳还要柔,刚比少林拳还要刚,表现为刚柔相济。
三、“抖”
“抖”字功,字面上解释为甩动、振动。贴身近打时,力道的表现是身体上下四周全方位的展现。表现在对抗时,对方不容易随便进身,一旦身体之间相互接触,即触物打物,不管对方身体的哪一个部分来袭,全凭两手臂的硬功夫,遇柔则柔,遇刚则刚和灵活的脚步动作去反制于人,伴随低沉的发力声,人就被甩开,三两人无法近身,适合近身短打,被击打的人和物有被隔离出去的感觉。
四、“炸”
“炸”字功,字面上解释为突然破裂、发怒。武当太乙金刚拳的“炸”宅功在贴身近打时,力道的表现是全方位的,指上打上,指下打下,无论身体四周的哪一方位,行拳者只要想打击,触物打物,招招伤人。
这只是对武当太乙金刚拳的“惊、弹、抖、炸”之功的初步感性认识,其中的奥妙非得亲自体会。每一位学有所成的拳师都有过勤学苦练的经历,其中的滋味非外人可以品味,没有对传统武术的执著及珍视如生命的学习态度,是不可能达到应用自如的境地。这正如罗师傅本人习练武当太乙金刚拳信守“吃苦是习惯,坚持是准则,解难是动力,前瞻是悟性,积善是武德”的理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