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484
IP属地:湖北省
|
图为:《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新闻发布会 图为:“三环八射六隧”规划图
荆楚荆门讯(安从斌 罗蒙 雷汉卫)1月6日下午三点,记者从荆门市住建委召开的《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3-2030)》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华中科技大学和荆门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正式出炉。该规划包括“三环八射六隧”的城市路网体系建设、对外交通规划、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规划和慢行交通规划等方面。
本次规划范围为《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三环路以内,总面积约380平方公里,至2030年底,建设用地约134.8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109.6平方公里。规划年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按照“构筑骨架、轴向发展、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总体思路,建立以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为骨架、以主干路和次干路为基础、以支路为补充的高效、通畅、安全的道路网络系统,规划道路972.37公里,其中,快速路64.94公里、交通性主干路182.31公里、生活性主干路133.4公里、次干路242.73公里、支路348.99公里。规划打造“126”机动车交通圈,保证机动车在荆门市区范围的各片区中心、各重要节点进入高等级路网不超过10分钟;市域主要交通集散地互通不超过20分钟;中心城区抵达市域内周边县市不超过60分钟。
自2010年1月正式启动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开始,经过四年的反复论证和不断完善,目前该规划已编制完成,经过多次征求社会各届人士、专家、部门意见,并在网上予以公示,目前正在按程序报批。
本次规划主要包括对外交通规划、道路网络规划、公共交通规划、停车规划和慢行交通规划5个方面内容,规划将荆门城市道路按功能分级为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其中,此次规划的重要成果之一是规划了“三环八射六隧”的城市路网体系,确立了荆门中心城区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方向,对于全面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助推荆门跨域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三环八射六隧”城市路网体系是指:
三环:一环由天鹅路、象山大道(望兵石路-掇刀石大道路段)、掇刀石大道、清水源路、阳光大道组成,全长19.22公里,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环行时间23 分钟;二环由象山一路、月亮湖路、荆山大道、凤袁路、迎春大道、荆东大道构成,全长34.07公里,设计车速60公里/小时,环行时间35分钟;三环由东三环、南三环、西三环、北三环组成,主要承担过境交通及货运交通功能,全长76.8公里,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环行时间58分钟。
八射:由荆襄大道、月亮湖大道-S311省道、白庙路、荆新线、白云大道-207国道、凤袁路、漳河大道、泉口西路组成。
六隧:含罗汉山隧道、双喜大道东(西)隧道、碑凹山隧道、荆西大道隧道、天鹅隧道、东宝山隧道。其中罗汉山隧道长3.45km。双喜大道含东西两条隧道,合计约0.8km。碑凹山隧道长约2.7km。天鹅隧道长约2.2km,东宝山隧道长约0.4km,荆西大道隧道长约2.6km。
市住建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加快主干路网建设,着力打造高效现代的城市交通体系,为四个荆门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