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四中全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法律监督,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让社会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 执法检查直指“短板” 开展执法检查是人大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在选题上,常委会坚持从黄石实际出发,抓住保障发展大局,又贴近百姓民生的交通和旅游两个方面。 去年7月29日,市人大常委会就《道路交通安全法》展开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兵分两路,分别到黄石港区、下陆区与西塞山区等17个交通安全隐患点实地查看。审议过程中,组成人员纷纷结合出行感受,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审议意见——加大普法力度、完善交通规划、加强执法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并就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督办,武汉路拥堵、21路公交车调度室影响六中学生出行等一批交通难题得到有效缓解。 先天资源禀赋不足,后天项目落地不够,黄石旅游长期处于“不温不火”境地。常委会以《旅游法》实施为契机,开展了执法检查,问诊黄石旅游产业。提出市政府要“将发展旅游业融入生态立市战略之中,科学规划和发展旅游产业”、“将旅游业作为产业强市中优先发展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中做大做强”。 同时,还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常委会对我市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精神卫生法等5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有效保障了这些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夯实公正司法的基石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长期以来,常委会注重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坚持细节入手、以点带面,筑牢加固这道防线,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力。 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通过“窗口”直接、具体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控告、申诉和举报,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去年,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检察院关于控告申诉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强调要规范办案行为,健全内部协调机制,加强控申队伍建设,认真履行司法监督职能,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走进市检察院受理接待窗口,法律知识手册、便民雨伞、应急药物、残疾人绿色通道……从这些普通的人文关怀细节,可以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真正在用心服务。 同时,主任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报告。组织法律专业代表小组调研社区司法工作情况,针对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等问题,要求市政府进一步加强法律援助,促进矛盾依法化解。 把关政府“红头文件” 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简单地说就是给政府的“红头文件”把把关。 如何规范“红头文件”?如何给规范性文件立起规矩、套上“笼头”,确保其不“走形”、不“打架”?去年,常委会加强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力度,修改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明确相关工作要求、标准、程序及报备机关的责任。先后对政府报送的《黄石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等7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审查把关,有效维护了法制的统一。 在加强对外监督同时,常委会还注重自我监督。专门对1980年至2012年所作出的45件决议决定进行集中清理,对《关于加强劳动教养管理工作》等8个不适用或执行完结的决议进行了废止。 此外,常委会还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建立了分管领导定期约访的长效机制,积极发挥人大法律咨询组的作用,认真开展机关干部大接访活动,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00多件次,推动化解了一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 2015年,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市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也将步入新的征程。我们期待,常委会将在新常态下续写更为辉煌的人大篇章。(黄仁研 涂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