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586|回复: 0

[闲谈鄂南] 金玉良缘的九阶段(上)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

847

主题

1538

帖子

2090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2090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15-2-8 1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玉良缘的九阶段(上)
童力群
2015年2月8日星期日
一、薛姨妈说起“金玉良缘”
宝钗是第四回进京的。薛姨妈带她进京的目的,据说是“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但令人奇怪的是,小说从来不写宝钗如何参加“备选“的考试。而且薛家一直住在荣国府不走(薛家在京城有自家的房屋)。这样,许多读者就对宝钗进京是否“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表示怀疑。
我想,“薛家一直住在荣国府不走”,主要是为了避免薛蟠继续惹祸。虽然第四回写了“谁知自从在此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但纵观薛蟠进京后的表现(时间从第五回算起,直至第八十回),他没有干恶劣的犯罪的勾当(后四十回里误杀了张三,那是另外一说)。因此,薛姨妈的决定——长住荣国府,对于约束薛蟠,还是有可取之处。
至于小说为什么从来不写宝钗如何参加“备选“的考试,我无法猜测。
薛姨妈来到荣国府后,对宝玉非常满意,得知宝玉还没定亲,就对王夫人说起“金玉良缘”。第四回写道:“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王夫人是薛姨妈嫡亲的姐姐。姊妹每日“相叙”,难免说到子女。第二十八回写道:“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可见薛姨妈的确向王夫人说过“金玉良缘”,并且还让宝钗知道了。这个“往日”,应是薛姨妈、薛宝钗刚到贾府之时
第三十四回写道:“薛蟠见宝钗说的话句句有理,难以驳正,比母亲的话反难回答,因此便要设法拿话堵回他去,就无人敢拦自己的话了;也因正在气头上,未曾想话之轻重,便说道:‘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薛姨妈以前还向薛蟠说了“金玉良缘“之事。可见她对此事的重视。
第三十四回写道:“(薛蟠)话未说了,把个宝钗气怔了,拉着薛姨妈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薛蟠见妹妹哭了,便知自己冒撞了,便赌气走到自己房里安歇不提。这里薛姨妈气的乱战,一面又劝宝钗道:‘你素日知那孽障说话没道理,明儿我叫他给你陪不是。’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待要怎样,又怕他母亲不安,少不得含泪别了母亲,各自回来,到房里整哭了一夜。次日早起来,也无心梳洗,胡乱整理整理,便出来瞧母亲。”
第三十五回写道:“且说薛宝钗来至家中,只见母亲正自梳头呢。一见他来了,便说道:‘你大清早起跑来作什么?’宝钗道:‘我瞧瞧妈身上好不好。昨儿我去了,不知他可又过来闹了没有?’一面说,一面在他母亲身旁坐了,由不得哭将起来。薛姨妈见他一哭,自己撑不住,也就哭了一场,一面又劝他:‘我的儿,你别委曲了,你等我处分他。你要有个好歹,我指望那一个来!’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跑了过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的晚了,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未醒,不知胡说了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宝钗原是掩面哭的,听如此说,由不得又好笑了,遂抬头向地下啐了一口,说道:‘你不用做这些像生儿。我知道你的心里多嫌我们娘儿两个,是要变着法儿叫我们离了你,你就心净了。’薛蟠听说,连忙笑道:‘妹妹这话从那里说起来的,这样我连立足之地都没了。妹妹从来不是这样多心说歪话的人。’薛姨妈忙又接着道:‘你只会听见你妹妹的歪话,难道昨儿晚上你说的那话就应该的不成?当真是你发昏了!’薛蟠道:‘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用烦恼,从今以后我再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宝钗笑道:‘这不明白过来了!’”
从以上两段引文来看,薛蟠只不过在家里说说“金玉良缘”,结果宝钗哭了一次又一次,薛姨妈对薛蟠生气,薛蟠作了检讨。特别是薛姨妈说了“难道昨儿晚上你说的那话就应该的不成?当真是你发昏了!”之语。这些令人颇费解。但  至少可以得出这一条结论:薛姨妈绝对不会到处散布“金玉良缘”。
薛姨妈只对薛蟠、宝钗、王夫人说了“金玉良缘”。可见其谨慎!
那么,为什么黛玉知道“金玉良缘”呢?为什么荣府许多人知道“金玉良缘”呢?
也许是莺儿无意中传说开来的吧。
二、“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
第二十五回写道:“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李宫裁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林黛玉抬身就走。宝钗便叫:‘颦儿急了,还不回来坐着。走了倒没意思。’说着便站起来拉住。”
凤姐在怡红院里,当着李纨、宝钗、宝玉的面,开黛玉的玩笑。李纨当即赞同,说“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宝钗也参与开玩笑。
可以说,就在这一次,黛玉和宝玉的爱情、婚姻问题公开化了。尽管凤姐的诙谐是一时发出来的,宝钗事先没有思想准备,但宝钗非常豁达,没有因为“金玉良缘”而顿时产生心理障碍。不过,“金玉良缘”之事就此止步。宝钗丝毫没有什么竭力争夺“宝二奶奶”位置的打算。
凤姐、李纨、宝钗这次刚离开怡红院,宝玉因马道婆的魇魔法而发狂,凤姐同样发狂。接着来了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于是“通灵宝玉”发生了妙用,晚上宝玉和凤姐醒来。
第二十五回紧接着写道:“李宫裁并贾府三艳、薛宝钗、林黛玉、平儿、袭人等在外间听信息。闻得吃了米汤,省了人事,别人未开口,林黛玉先就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薛宝钗便回头看了他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林黛玉不觉的红了脸,啐了一口道:‘你们这起人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在外间听信息”的有李纨、迎春、探春、惜春、宝钗、黛玉、平儿、袭人。可以说,除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荣国府的女性重要角色,几乎都到齐了。
在这种场合里,宝钗主动的开起了黛玉的玩笑,说如来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如果宝钗心里还念叨着“金玉良缘”,还把“金玉良缘”特别当一回事,她最好的办法就是默不作声,完全没有必要在这种场合里开这种玩笑。
因此,的确是这样的——“金玉良缘”之事就此止步。宝钗丝毫没有什么竭力争夺“宝二奶奶”位置的打算。
“山中高士晶莹雪”。宝钗不愧为是“高士”!第一次表现宝钗“高士”风范的,就是宝钗公开的说如来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宝钗不愧为是冰清玉洁的“晶莹雪”!
可以说,从第八回开始的“金玉良缘”,到第二十五回,其发展就告一段落了。薛姨妈不难得出结论:贾母、凤姐原本是看中黛玉的。凤姐是薛姨妈的亲侄女,她置“金玉良缘”的信息不顾,公开的说黛玉“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应是秉承了贾母的意思的。老实厚道的薛姨妈,再不会对王夫人唠叨“金玉良缘”了。
第二十六回写道:“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从晴雯的话中,可知宝钗是经常晚饭后到怡红院来与宝玉聊天的。
从客观上看,这一段时间的情况也的确有些特殊。宝玉休养三十三天后回到了怡红院,但还是成天昏昏欲睡,以至于袭人催他出去散步。因此,宝钗、黛玉等时常来看望宝玉,在情理之中。
晴雯赌气的这一次,宝钗来看望宝玉的缘由就更特殊了。第二十六回写道:“正说,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倒特特的请我吃,我不吃他,叫他留着请人送人罢。我知道我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着,丫鬟倒了茶来,吃茶说闲话儿”。
古代的大家闺秀,说来也可怜,出门的机会很少。大观园虽然大(我计算的结果是372亩),虽然美,从第二十三回到第二十六回,但宝钗已住进两个多月了,看风景也看得差不多了。打发时间最好的办法是串门聊天。居住大观园的主子,除宝钗自己外,有李纨、迎春、探春、惜春、黛玉、宝玉,再加上一位特殊的定居之客妙玉。宝钗几乎不拜访妙玉,到迎春、惜春处较少,到李纨、探春处稍多,去得最多的地方是黛玉、宝玉处。从异性相吸的角度看,大观园里只有两个男性——宝玉和贾兰。贾兰是个小孩,又是个晚辈,自然不是聊天的对象。因此,宝钗串门聊天,首选对象只能是宝玉。
另外,在第二十六回,宝钗十五岁,宝玉十三岁,两人是表姐表弟,又皆处于青春萌动时期,皆有与对方交谈的渴望。我想,在纯洁的少男少女热烈交谈时,可能把一切婚姻的因素早就抛到爪哇国去了。
第二十八回写道:“一时吃过饭,宝玉一则怕贾母记挂,二则也记挂着林黛玉,忙忙的要茶漱口。探春惜春都笑道:‘二哥哥,你成日家忙些什么?吃饭吃茶也是这么忙碌碌的。’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
宝钗继续爽朗的开宝玉、黛玉的玩笑。这是第二十五回她笑如来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的继续。
总之,从第二十五回起,到第二十八回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止,应属于“金玉良缘”的第二阶段——停滞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