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少尉
 
- 积分
-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
坐怀焉能不乱 于 2015/2/28 21:58:4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首先声明,我是个男性,即便是苏格兰来调情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纯爷们儿。我浪迹天涯不久,出门一向都是正装,从未穿过马甲。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很多痴情男子在我身上眉眼乱飞自作多情。我不敌视同性恋,就像我也没有兴趣尝试同性恋一样。
当然美女的拜访和搭讪我都是来而不拒的,一来是我往往会把虚拟世界里每一位女性都想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绰约仙子,秀色可餐的道理天下男人都懂的。二来是但凡女性都要以礼相待,这是男人之所以做为男人的处事根本。
十个男人九个色,我理解的“色”其实应该是欣赏。每个男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理想妻子,我当然也不例外。
中华文明五千年,史上才女无数,但凡有才的都是男人尊敬的。至于喜欢不新欢另作别论。每个男人眼里的择妻标准不一而足,但是倘若能找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绝色佳人那绝对是每个男人心中的不二之选。
我喜欢漂亮的女子,这个无可厚非。闭月的貂蝉,羞花的贵妃,沉鱼的西施,落雁的昭君我都喜欢,但是我更喜欢有才的。单纯的衣裳架子我看看可以,但视线绝对不会驻留太久。“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里的褒姒可谓倾国倾城了,但是我不喜欢,那叫魅惑众生,山间竹笋腹内空空,不值得男人喜欢。周幽王是昏君不是男人,所以只有他喜欢。
东汉的蔡文姬很有才,《胡笳十八拍》写得是委婉哀伤,让人听了肝肠寸断。我新欢她的才气,不喜欢她的音乐。不是音乐不美,千古绝唱流传至今自有它的道理,我宁可久听《高山流水》《平沙落雁》,《胡笳十八拍》太过忧伤,听得久了会伤脾的,就像我听不得《二泉映月》一样。
卓文君也是一位才女,作为汉赋名篇《子虚赋》作者司马相如的妻子,其才情在当时绝对称得上出类拔萃。司马氏一曲《凤求凰》摘得美人芳心,事实证明司马相如还是很有眼光的。卓文君流传于世的作品不多,但是有一篇数字回转诗还是相当有水准地。
有诗为证:“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道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曲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遭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窥一斑而知全豹,卓文君的才气的确是名不虚传。这样的才女我喜欢,可惜不能穿越,倘若时光倒流让我回到汉代,我一定手捧玫瑰天天矗立于她的窗前。
晋代谢道韫虽然遗留后世的诗篇不多,但从下面一则故事中可见她也是才智过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可惜到后来“谁娶了多愁善感的她,谁看了她的日记,谁把她的长发盘起,谁给她做了嫁衣”都无从考证了,是不是个好妻子只能算个迷。
唐代的武则天理论上也能称得上才女,可惜是她当了女皇帝,气焰太过强势,没有一个男人肯要这样的女王做妻子。取个名字都能吓倒玉皇大帝,明月当空叫做“曌“,你说说,吓人不吓人。生活中如此强势,床底之间估计也不会弱到那里去。身强力壮的尚能应付一二,倘若整个伤春悲秋体弱多病的,估计未曾迎战就会被她的盛气凌人所折服,枪未举已早泄,抑或仓促应战,战不三合便滚鞍落马一败涂地。这种美女你就是打死我我也是宁死不屈不敢迎娶。
昨日茶余饭后偶尔驻足原创群聊,落叶汐语一众美女七嘴八舌说起男女间的爱情,一时兴起便钻入其中冒泡几句。说起世间男女情爱的至高境界当属沈复先生所写的《浮生六记》。 里面提及的三白娇妻陈芸当得上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作者沈复一介布衣,出身幕僚家庭,未曾参加科举,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就是在这种困顿生活中,沈复笔下的陈芸依然是栩栩如生,人见人爱。尽管陈芸容貌未见有何过人之处,似乎有些齿露唇外。
但就是这么一位沈复眼中的美女,举手投足见处处透出灵气。夫妻之间没有古代传统的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相反的二人时不时相互捉弄,和睦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令人艳羡不已。沈复爱花惜花,长于居室中摆满各色花卉,陈芸也是志趣相投,说静物太过呆板,竟异想天开捉一些蟋蟀与昆虫以针刺死系于花叶间,沈复看罢顿生知音之意。可见理想的妻子不但有才,更要有心有灵犀的默契。这种默契不限于富贵,即便是生活困顿,沈复的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生活中的情趣。
陈芸作为理想妻子的标准,不是一味的投其所好,往往能在生活中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生活理论。就是在诗词歌赋的文学修养上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底。说到唐宋诗词,她居然说得头头是道,另大文人沈复赞叹不已。她评说杜工部的诗偏重于语句的锤炼,过于严谨。对此只是欣赏,相反的对李白的诗赞不绝口,说李白诗行云流水逸兴横飞,沈复听罢与他心有戚戚焉。
沈复崇尚自由,单从他放弃科举就足见一斑。放置今日他老人家一定是位资深的驴友。一日沈复兴趣大发想要呼朋引伴畅游苏州北园,也就是现在的郊游。但是当时经济远不如今日兴盛,找个饭店绝对是不可能的,小卖部更不用说。于是聪慧如陈芸便想出一匪夷所思的绝招:从市集中花钱雇了一位卖馄饨的老者,挑担炉火一一齐备。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陈芸居然还带了简陋的烤箱,玩起了古代版的烧烤野炊。好玩的沈复当然是乐不可支,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猛夸爱妻。
可见,男人眼里最理想的妻子当然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谁也不是谁的主子,谁也不是谁的奴隶。患难与共,贫贱不移,当然倘若再加上貌若天仙那可就再无所求了。假若这些都具备,你就是让男人天天跪搓板俺们也万分愿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