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156
IP属地:湖北省天门市
|
(记者高璐)近日,省文化厅命名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天门渔鼓皮影传承基地上榜。
据介绍,天门渔鼓皮影传承基地主要传承项目为天门渔鼓、天门皮影戏。天门渔鼓和天门皮影戏均为盛行于我市农村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天门渔鼓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可追溯到清朝乾嘉“盛世”。著名曲目有《武松赶会》、《拷棚案》、《包公案》。现在天门渔鼓最常见的演唱形式是与皮影配合,为皮影戏伴唱。天门皮影又称江汉平原皮影,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江汉平原,传播至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区,是湖北皮影中流传区域最广、最具影响和风格最鲜明的皮影,其唱腔是湖北渔鼓的立体风格源和母腔。
据了解,公布命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在全省尚属首次,此次共命名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22家。省文化厅要求各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步伐,促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当代民众的生产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