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鸿德传媒 于 2015-3-17 13:56 编辑
我为桃花醉 作者:黄大树
三月春来早,日暮猜佛晓,一夜春风来,万树桃花开,缕缕暧阳袭,醉卧桃花里,争春更思君,独赏一园丁。 周末参加鹤峰乡桃花节,与白帝诗社的“骚客”同行,自然会因为“桃花”这暧昧的花朵产生话题,“什么月下听琴,什么红楼品茗,什么小径独吟,还有什么江中垂钓”早已经抛之脑后,我不希望显的太文雅,只想把鹤峰乡的桃色绽放枝头,让嫣粉娇红,巧笑嫣然,徐徐摇曳,婀娜夔州之春尽现,我醉了,真的是醉了,醉了就可以不文雅了。 在追求文雅的时候,往往会丧失生命深处最基本的真诚,就泯灭了灵魂之中最起码的本性。惟有这在桃林赏花,就可以无所顾忌地解读,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想入非非,揣摩其性灵。 今天我可以在这桃花园里与仙子合影,与美人调侃,然后将桃花酿出的甘露一滴滴的滴入桃花仙子的口中,任凭摄影师们的散光灯“疯狂的”跳动,总能为家乡的春天留下点自己的影子。 
我本是个山野汉子,怎么能够方步人生,怎么能够斯文生命,又怎么能够风雅灵魂?就让我提一壶酒吧,在这桃花园中,一步一小饮,三步一大饮。要醉,就醉它个一塌糊涂;要疯,就疯它个疯疯癫癫;要野,当然就野它个如马如猴……否则,对不起春天,更对不起这如面的桃花,既然如此,那就不醉不归。 醉了后,在我的散文里提起桃花,我就不害怕了。人们总认为,桃花是一很种俗艳的花,不像梅花那样圣洁,不若菊花那样清丽,不如荷花那样高雅。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很可笑的。也许桃花太普遍了,歌咏、描述它的诗词古句多得几乎滥了,才忽略了它。 名门正派的“内功心法”,往往知道的人为数不多,桃花却因为“桃花运”让无数男、女向往,在桃花林中你才可以肆无忌惮的以“色”为题放弃“儒雅”,在那落英缤纷桃花林中,大胆的热爱桃花,然后将“桃花流水鳜鱼肥”,“竹外桃花三二枝”,“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落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等等一一背诵。 菜园里、山塘边、屋檐下,小径旁,都是一树树粉红的花朵,当开始,树枝上还没绿叶,只有簇簇怒放的花朵笑傲春风。今年的桃花好像没有去年的娇艳可人,但桃林中楚楚动人的“桃花仙子”把薄薄的花骨朵儿托在手心里,真叫人心生怜爱,生怕被风儿刮走,生怕被雨儿打落,生怕被阳光晒萎,怪不得黛玉见那里的桃花落红点点,随风逝水,痛感身世之悲的,顿生“春亡”之幽思。 桃花仙子在桃园中摆弄着各种“创意”的姿势,那些“单反”疯了,我却醉了,为了求得与众不同角度的照片,我的“圣体”也在遍地绿茵中翻滚,无意中成了他们“景中景”,为了掩饰尴尬,我只好吟诵了风流才子唐寅的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让他们在“大笑”中获得快乐,这首不落俗套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唐伯虎豁达洒脱、宁静致远的气质,当然还有我本人一种前途无望、寄情山水的无奈。
桃花,它是春天的使者;桃花,是美好的象征,她远远不只是一个“色”字的内涵。当桃花开遍田园山岗时,黛溪河两岸的春天才正式发出邀请,邀请我们一同为春天喝彩!我醉了,醉在桃花盛开的地方,那就是美丽的家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