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086|回复: 9

家谱字辈

[复制链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西城区

发表于 北京市西城区 2015-3-20 18: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1505ke7xiue3hhxmhx03.jpg

家谱字辈
    家谱字辈,是一种亲情,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根脉。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家谱中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其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和商议族事的场所,分总祠、宗祠、支祠和家祠,家祠也称家庙。祠堂修缮,全族姓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祠堂的建筑宏伟气派,风格独特,多为木质的仿古建筑。修建时,在选址、朝向、形式、布局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用风水宝地来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供奉神位、纪念先祖,财运亨达,克振家声。
    族长组织写谱,也叫“打谱”,其费用按丁收取。一本完整的家谱,以现当代为例,家谱大致包括六大部分的内容,即序言、家族简介、人物志、世系表、世略表、后记。
    姓氏字辈是家谱的核心。家谱字辈,是同族间、同辈者名字中用同一字来取名,所要遵守的规则,这样才能做到世次不乱,辈分分明。字辈取名,又称字派、行派或祧字。
    过去,人们的姓名多为三个字,一般说来,第一个字是姓氏,姓名中间的一个字就是字辈,姓氏和字辈再加上所取名的一个字,就是一个人的姓名。如我们村里的老书记叫周泽林,周总理的“周”就是姓,毛泽东的“泽”就是字辈,林彪的“林”才是大名。
    相对来说,把字辈放在后面来取名的少。如鲁迅先生叫树人,二个弟弟分别叫作人和建人,也不知周氏三兄弟是不是“人”字辈,不予深究。但也有把学名和小名都用上字辈的。其一,学名的字辈依然放在中间,如有这样一家人,家庭是地主成份,所养三子,为本姓氏“爱”字辈,取学名分别叫爱国、爱民、爱党。单独念倒没有什么,还能体现出“三热爱”政治意义;但组合起来念,就是“爱国民党”,在抓阶级斗争的年代,则反动透顶,批倒批臭。其二,在农村,称呼小名时往往省掉姓氏,实际上只喊出二个字来,第一个字是取名,第二个字则是字辈,也就是取小名把字辈放在了后面,这种情况在农村里多得很。
    如我老家的表叔,是一位跑江湖的艺人,没有文化,但有才艺,会编会唱渔鼓。所养四子,辈份是其姓氏的“章”字辈,所取的小名分别是荣章、华章,富章和贵章。他们和我一般年龄,都是我小时候的玩伴。什么“荣华富贵”的,大集体时,不也同我一样,衣衫褴缕、食不果腹。直到现在,四个老表也没有成就什么大气,种几亩憨田,做点小生意。也有子承父业的,闲时,十里八乡去拍渔鼓筒子赶酒,弄几个烟钱。“老哇(乌鸦)嫌猪黑”,想起自己漂流在外,也不是同样在讨生活吗!
    名字只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好听的名字,含义深刻的名字,也未必能升官发财,不中听的名字也不能说它不好。如范进中举的“进”字,在我教书的时候,给学生取名根本不会用到这个字,怕孩子们以后考不上大学。范进中举是54岁,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一直生活在穷困潦倒之中,好不容易中举后,能尽享高官厚禄,由于他欢喜过极,结果变得疯癫,“干泥巴糊不上壁”,天生的苦命,悲哀!再说这“进”字,“进”字是由繁体的“進”简化而来,繁体“進”字是由“走”和“佳”组合而成,意为渐入佳境,越往前走会越好。而简化后的“进”,则是“走”和一口“井”,意思就是越走越狭隘,越走越无路可走。现如今,谁还敢说这个“进”字不好。“清(清朝)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如要是在古代还得避讳,决不能轻易说出口,即使是谈到含有这个字的词语时,也要小心绕过,用谐音作代也不行。
    谈到避讳,古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说。为亲者讳,意思是说,给小孩取名要避讳祖先的名号,即使是乡贤的名号也得避开。
    宗族房头有大房和幺房之分,辈份又有前辈和晚辈。大房和幺房指的是:上辈的兄弟中大儿子就是大房,最小的幺儿子就是幺房。“幺房里出前辈”,过去,人们生儿育女多,“四十九,养幺狗”,婆婆跟媳妇挺倒养,有的媳妇反过来去伺候婆婆坐月子,也并不稀奇。有兄弟姐妹中,最大的可能和最小的相差二三十岁的,这就造成大房在传宗接代上,大房要比幺房早个几十年。也可能大房孙子年龄跟幺房的儿子一样大或者还要大,辈分却高了一辈。“人小职份大”,大房孙子你就是再大,也是幺房儿子们的晚辈。
    辈分在农村是严格的,也是比较讲究的。“乱亲不乱族”,就是说亲戚之间的辈分可以混乱,但在家族中的辈分必须是清清楚楚的。是前辈就是前辈,是晚辈就是晚辈;不能前辈不像前辈,晚辈不像晚辈;晚辈必须尊重前辈,前辈必须照顾晚辈;晚辈称呼前辈,当喊爹爹的喊爹爹,当喊叔叔的喊叔叔,晚辈不能以为自己的年纪大,对前辈直呼其名。正如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讲究,也是家训。
    举个例子,李姓是我老家的大姓,有王姓的两姊妹都嫁到了李姓,姐姐的丈夫是李姓的前辈,而妹妹的丈夫则是晚辈,按李姓的辈份来,连襟之间属祖孙关系,可按连襟关系应以襟兄襟弟相称。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我觉得,做姨妹的怎样去称呼前辈姐夫哥都行,做晚辈的连襟喊个“前辈郎嘎”也不为错。
    中国古老的家谱字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散落在异地的同祖同宗人,他乡遇故知,一旦攀起宗族房头来,论起家谱字辈来,其关系会变得亲密无间。家谱的字辈,表示家族辈分所用的字,连起来就是一首“字辈诗”,其意均为修身齐农,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等。家谱字辈,或四言、或五言、七言,可长可短,丰富多彩,但也有用四字成语来撰写字辈的。各族姓氏,有不同的族谱,同一个姓氏,也有不同的字辈,五湖四海,难能统一。
    字辈,它是家族祠堂的产物,或集体创作,或名人所笔,族姓中如出个臣相、举人什么的,往往为家族立派或续派,名门家族也有皇帝赐封字辈的。
    古代家谱“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宗旨是为了彰扬祖先的功业,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和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如张姓堂号有“清河堂”、“百忍堂”、“孝友堂”等。“堂号”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张氏的根在清河(地名)是“清河堂”的由来,“张公百忍出金人”为“百忍堂”的历史传说,“孝友堂”的典故来源于“张仲孝友”,张仲是周宣王辅臣尹吉甫之友,以孝著称。
    沔阳张氏堂号“清河堂”,始祖张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沔阳张氏溯源,得于迁沔始祖文谦公。文谦公住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淳化乡七十八都,生于洪武二十六年。瑛公系挥公后裔一百三十二世,系文谦公之父。瑛公有三子,长文谦,次明谦,三仲谦。文谦公系一百三十三世,因伯父吾省公迁云南副使,讨贼失机,祸延于族,遂与明谦、仲谦二弟出逃。明谦公徒荆州,仲谦公迁毛坡,惟我文谦公落籍沔土,世代相传至如今。
    转眼间,五六百年过去了,我脱生来到张家,成为当地张姓中辈份算高的人。我们这支张姓的字辈是:“祖先才良家道康……”,我是“才”字辈,取名用“富”字。才高八斗,荣华富贵,算命先生给我取的名字实在不错,可我一生的只是无“才”不“富”,与钱无缘。如今,大房的后代们连“康”字辈的都有了,在家时,有些晚辈们遇见我都直呼我“才富哥”,你还不能去生气,只能是笑脸相迎。当然,称呼我前辈的还是大有人在。现在我老了,又称呼起我“幺老头”。
    “有钱大得三十岁。”也难怪,现如今论资排辈,有钱人就是“爷”。像我前些年住在集镇的街坊林氏家族,到他们这一代弟兄七个,靠卖老鼠药起家,后来到广州开办服装厂,突然一下有钱了,发大财了,整条街上的人都管他们叫“爷”,几十岁的老人也四爷、六爷的喊得心甜。看来,家谱字辈的另一种排辈方式,在当今社会正悄悄地流行着。
    近现代,给孩子取名都广泛应用单名字,就是在姓氏后去加上一个字,如叫“张伟”的,即使是在一个小乡镇里,也不知有多少重名的。采用字辈取名的人除在较为落后的农村以外,大部分地方都不再使用了。家谱字辈作为我国姓名文化中一种古老的取名方式,已成为渐行渐远的家族记忆文/张才富


234109y11nww664m8wz4cw.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345

143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6083

IP属地:北京市西城区

 楼主| 发表于 北京市西城区 2015-3-20 1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W020130621327485687868.jpg
安身立命的家风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家风”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
    所谓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
    家风需要一个家族、一代人乃至数代人日积月累才能形成。追溯历史,不管是大家还是小户,大多十分重视家族成员对这些规矩的遵守和执行。家风其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具体反映在“邻德里仁”、“诚实守信”、“节俭朴素”等方面。
    在如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家风面临断裂与切割。人们沉溺于物质享乐,为了金钱和利益变得行为失范、道德失衡、精神失措,丧失了基本的“礼义廉耻”。当下,那些“富二代”们骄奢淫逸,危害社会;有人为了争名誉、争地位而不择手段;也有人为了赚钱快,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发生这些事情除了有些要归罪于社会的责任外,家风家教的缺失也是重要的方面。如果有严格、质朴的家风,有父辈谆谆教诲,也许上述事情发生的概率肯定会减少一些。
    家风没有了,又何来社会风清气正?因此,在当今社会,家风依旧不可缺失。因为,传承家风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张才富)

res01_attpic_brief.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9

主题

3422

帖子

449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20 20:2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文章必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19

主题

647

帖子

114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40

IP属地:浙江省舟山市

发表于 浙江省舟山市 2015-3-20 21:1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厚字辈,我爸忠字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6

277

主题

4147

帖子

5338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5338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3-21 00:0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十里内的一个姓,都有好几套字辈,硬捏不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

主题

163

帖子

31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1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21 11: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脑张姓始祖由江西南昌瓦子街迁来,字辈:世应大道忠贤佐,自有文才显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06

主题

4263

帖子

58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1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3-21 23: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父在的时候,给我念叨过字辈,我只记得一行,后面我都没记住。不过我的孩子我还是取了三个字的名字。
字辈也属于中华传统文化。提醒无论身在何地,不能忘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22 15: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祖上也是从庐陵迁来的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9

1950

主题

8647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汤汤汉水接沧浪 大楚沔阳唱渔歌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1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3-22 15: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庐陵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沧浪渔唱”
汤汤汉水接沧浪      饮乃歌声送夕阳
濯足濯缨皆自取      恨无孺子共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7

主题

6038

帖子

6563

积分

贵宾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656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 2015-3-23 15: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族谱字辈念起来都朗朗上口,有着丰富的寓意及美好的期盼。
YOU WIN OR YOU D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