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279|回复: 0

[咸宁新闻] 武汉协和医院成功开展中南地区首台机器人心脏手术

[复制链接]
来自
广西
精华
0

4

主题

3

帖子

13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3

IP属地:广西玉林市陆川县

发表于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 2015-4-3 12: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汉协和医院心脏外科进入“机器人手术”新时代

  本报讯 一提起心脏手术,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开胸这一血淋淋的画面。然而29日,在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一名瓣膜疾病合并先心病病患者却成功接受了一台别开生面的心脏手术。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主刀医生”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且手术切口仅为胸部三个“指甲盖”大小的伤口。据悉,这是中南地区首例由达芬奇机器人开展的心脏手术。

  这名患者今年22岁,由于入伍体检查出患有瓣膜重度返流合并房间隔缺损,29日,他成功接受了由主刀医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的全机器人瓣膜成型加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历时1个半小时,术中几乎没有出血,并且完全没有输血。

  

  不用“开膛破肚”,切口仅指甲盖大

  与传统的心脏修复手术不同,“达芬奇”主刀的心脏手术不用“开膛破肚”。 武汉协和医院心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介绍:“由于心脏在胸骨后面,所以传统的心脏开胸手术,需把病人胸骨锯开、胸腔撑开后进行手术。因为有开胸的过程,患者创伤大,出血量多,手术危险系数较大,术后病人需承受开胸所致的创伤和伤疤,至少需8到12周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也多达十天左右。

  而使用达芬奇开展心脏手术,仅利用人体的自然通道“肋骨间隙”——在乳房下缘、腋窝处开3个小口,让机器人“迷你”的胳膊进入心脏进行操作。据了解,与传统的开胸手术至少20CM的切口相比,此次手术每个切口只有大概有0.8厘米左右,创可贴就可盖住,所以不仅创伤小,恢复快,患者再也不用担心疤痕难看,还能大大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据悉,“达芬奇”主刀的病人术后住院平均天数为5—7天。

  智能感应系统,在跳动的心脏上手术

  与其它的外科手术如子宫切除、肿瘤切除、膀胱癌等不同,心脏手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手术的目标对象--心脏是不停跳动的。这也成为心脏手术的一大难点。就这好比,打靶时如果靶子是静止的,或许很容易就能被射中,但如果靶子是不断移动的呢?其难度就不言而喻了。

  针对心脏手术的这一特点,达芬奇机器人开发了一个智能感应系统,据了解,该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人体的呼吸及心脏跳动情况,并根据这一情况精准判断手术操作时机,不断的反馈及提醒,使得手术的操作更加精准、手术更加安全。

  10倍放大视野,修补切除精准灵活

  手术历时1个多小时,具体方法是“达芬奇”从病人肋间隙将手术器械和镜头放进去 ,通过进入人体内部的特殊镜头,可形成光学放大10倍的高清晰立体三维视觉图像。

  “人体的心脏瓣膜正常大小接近乒乓球,但你看这个屏幕上,因为放大了10倍,瓣膜足足有篮球那么大,这样就可以把细微结构展示得更加清楚。 ”昨日,指着达芬奇机器人操作录像,董念国向记者介绍了整个手术过程。在画面上,机器人手臂上的抓钳精确地移动,一手捏着针快速地缝合,一手的挂钩时不时调整一下位置。“这两条手臂就相当于是我的手,摄像头进去就是我的眼睛,有了达芬奇机器人,其实就等于把我的眼和手,送进了病人的心脏里。”董念国表示,手术时虽然自己是在隔了几米远的操作台上,但对于病人心脏内的情况,他比肉眼看得更加清楚。

  据介绍,心脏手术由于心脏组织血管及神经丰富,所以术中对操作的精准度要求极高,因此即便传统心脏手术,术中医生也得佩戴显微镜。然而,常规的显微镜仅能将操作视野放大2.5倍,胸腔镜下可放大4—6倍,但是“达芬奇”下视野却能放大10倍。董念国表示,10倍放大后的视野,就更利于术中看清楚病灶,术中的切除、修补操作定位更加精准,不易损伤其它组织。

  360度“无死角”旋转,突破人手、人眼局限

  心脏手术需要有大量的缝合工作,而达芬奇机器人的手臂,则有7个向度,能够360度旋转,突破了常规手术中人眼、人手的极限。

  昨日在协和医院手术室,记者看到,通过达芬奇进入人体的特殊镜头 ,操作者可自行调整镜头,而灵活的仿人手操作系统,则可以完全模仿人的手腕动作,7个自由度,活动范围远大于人手,而在狭窄解剖区域中则比人手更灵活,因此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精准、出血量少。

  心脏瓣膜的修复手术,不仅要求完成结构修复,更要在功能上进行完善,所以在心外科领域属于难度较高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而达芬奇机器人在协和医院心外科的首次应用,董念国就选择了难度很大的瓣膜病合并先心病手术,这台手术也成为了中南地区首例心脏手术。

  据了解,当天在该名小伙子成功手术后,心外科对另一名24岁的先心病患者,也成功开展了机器人先心病缺损修补术。术中,该名女性出血量极少,也完全没有输血。主刀医生董念国教授还特意考虑到女性这一特点,将手术切口选择在腋窝等隐蔽部位。董教授表示,这种常规手术,平时至少需要输血400-600ml。目前,该两名患者均已转入IC U进行进一步康复治疗。据悉,“达芬奇”主刀的病人住院平均天数为5—7天,将比常规住院时间缩短2-3天。

  董念国表示,除了先心病、瓣膜病,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把达芬奇运用在冠状动脉搭桥等心脏手术上。

  据悉,自从上月初达芬奇机器人落户武汉协和医院,目前该院已将达芬奇成功应用于胃肠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心外科手术,成功开展机器人手术近50台。而此次机器人心脏手术的成功开展,则标志着该院乃至中南地区心外科手术正式进入机器人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