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襄阳市民政局获悉,三天清明假期,鞭炮声少了,环保意识浓了,襄阳四大公墓共迎来15万余文明扫墓客。楚天快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今年清明越来越多的市民注重祭祀的内涵而非形式,文明祭祀、绿色环保成清明新风。 5日上午9时许,楚天快报记者来到功德陵公墓,前来祭祀的车辆停放的在马路两旁,公墓工作人员也上路疏通,保证出行。楚天快报记者在功德林公墓停留约40分钟,很少听到鞭炮声。“我们一直在开展鞭炮、火纸换鲜花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市民不再坚持放鞭炮了。”工作人员介绍。 6日上午,楚天快报记者来到归山陵公墓,虽然下着雨,前来扫墓的市民仍是络绎不绝。上午10时许,周大妈一家来到归山陵公墓福寿区,7岁的小孙女从书包里拿出一叠千纸鹤,认真的摆放在墓碑上。“老师教育我们要文明扫墓,这是我给爷爷叠的千纸鹤,上面写着我的心愿。”小女孩说,放鞭炮太不环保了。 楚天快报记者还发现,今年归山陵公墓还设置礼品馈赠区,市民进行环保捡垃圾活动,公墓会赠送祭祀用品一套。 据民政部门统计,4月4日至6日清明期间,市区归山陵公墓、烈士陵园、天堂公墓、功德陵公墓共有15万余人扫墓,没有发现违禁燃放鞭炮、随地焚烧纸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