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选举案后湖南又一群体多位官员腐败事件,50位农民集体联名实名举报。湖南益阳政法委书记陈冬贵、沅江市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沅江庆云山办事处书记、沅江庆云山办事处工委委员周志明等多位官员涉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
尊敬的上级领导:
你们好!
为什么有的官员公车私用就被免职,有的教师上课抽烟就下岗,有的领导上班看视频就被处分,有的乡镇干部范一点点小错就会判刑,而我们50人联名实名举报暴力违法征地,政府也不解决我们的诉求。益阳市政法委陈冬贵书记征地问题难调查,因为事发地点在沅江市,一般交由沅江市信访局处理,但是沅江市信访局局长只是副科级干部,陈冬贵书记的职务是副厅级,他在益阳市常委中只排在市委书记和市长后面,排名第三,比沅江市市长还大。另外益阳市纪委书记也只是副厅级,和陈冬贵书记平级,所以益阳市和沅江市相关部门都调查不了此事。
究竟谁是幕后导演?是益阳政法委书记?还是庆云山街道办书记?
2014年5月8日沅江市庆云山街道办事处3位领导来到我家,跟我说你们不要举报了,都是沅江人,你们只是要钱,我们可以商量,并且要我们5月12日去办事处协商。这三个人我可以认出来,但是不知道名字。当天办事处领导也去了罗迪毛家,但是罗迪毛当天不在家,5月11日办事处相关人员又来到我家,叫我们不要举报,说可以协商。
2014年5月12日我们8户代表来到了沅江市庆云山街道办事处,办事处的领导接待了我们,当时办事处书记也在场,并且当天中午留我们吃了个饭,去年和前年我们来上访的时候办事处的人都找不到,更别提吃饭。这次办事处的态度和去年相比有了360度转变,12日得到的答复是要钱的话不会还土地给我们,要土地的话不会补助钱,我们提的要求是补助要和另外30户一样,毕竟我们是被沅江市95年文件招来的,然后办事处说一周后把问题处理好。当时在场的有办事处5位领导,某位领导还说当官的难免也会糊涂犯错,叫我们不要着急,说事情会给你们解决。
2014年5月19日,我们又来到沅江庆云山办事处,我们提了我们的要求,说还我们土地或者按照其他30户标准补助,可是办事处又开始踢皮球了,说没有能力解决。
自从我们把相关问题向红网、华声在线曝光后相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利用职权在网上进行删帖,但是相关部门领导的权利还是有限,湖北的帖子和法制报的帖子还没删掉。
说明人:袁建军 口述
2014年5月19日
1995年和我们一起被招来这个蔬菜基地的另外30户人土地也被征收了,为什么那30户有安置房而我们没有?另外现在沈家湾蔬菜基地还有190多户人口,为何沅江市政府不予登记户口,是不是存在更大的黑幕?
关于沈家湾蔬菜基地征收安置情况说明
我叫喻正秋,沅江市南大人,1995年被招来沅江市沈
家湾蔬菜基地,我本人户口不在沈家湾蔬菜基地,我户口
在沅江南大镇。
我们在沈家湾蔬菜基地一直本本分分种菜,后来我们
的土地征收了,沅江市政府给于了安置,安置房在沅江市
一中南校旁边,我们30户人不仅得到了安置,而且每户还
补助了10到20万元不等。以上就是关于我们30户土地征
收安置基本情况。
说明人:喻正秋口述
2014年5月8日
1、当时该市委书记陈冬贵(现任益阳市政法委书记)为其亲妹陈莲喜及其妹夫文靖波2002年开设天运公司所需建设基地,陈冬贵则从蔬菜基地,利用职权强行切割100亩地,种植六九杨柳树,这不仅违反了1995年的政府文件,而且是利用职权为己谋私。
2、2002年沅江市太阳鸟游艇有限公司扩厂,沅江市委书记陈冬贵(现任益阳市政法委书记)主持切割该蔬菜基地100亩,实施给予。经菜农多次反映,诉求处理无效无果。在此行为中,行政竞对依法诉求(抗议)的菜农执行镇压。其中:丁秋莲被非法刑事拘留,获沅检刑不诉字(2002)第9号获释。该案因强迫交地,并打伤孙琼秀(重伤)、冯树云、李焕文(动用黑恶势力,行为有据)这体现了暴力违规征地。
3、2006年德群园林有限公司设立。该公司经理周德群、***(女)夫妻2人,实需用地142亩(其中行政行为签证48.3亩,另有93.7亩属于何种行为?)系沅江市委陈冬贵任市委书记的任职期间。(案中有重大隐情)
4、沅江市金鼎机械厂设立,所需用地60余亩,该行政非法强行日趋恶化,延至2009年,市行政策划,将该蔬菜基地全部实施拍卖。暴力驱逐菜农,酿成菜农痛苦不堪,激发菜农群体抗议。于2009年连续4次赴京上访,(其中两次群访)共达19人次,均获国家关怀,责令地方行政机关接返原地,具体依法、依规、依政策处理。但地方行政拒绝不予查处,并对上访人员施加压力,实施强化监控,失去人身自由。
之后延至于2010年3月初旬再次激发群体10人上访。于同年3月7日14时30分到京,步入青年宾馆二部旅社投宿,是日23时20分,突然冲进一伙不明真相的强人,把宿舍房门用脚击毁。未出示证件,无干警着装。开言称:你们是什么人?我们实甚惊恐,立即出示身份证。来人恶称:我们要打的就是沅江人。既时拳打脚踢,电棒猛击,对呼叫声援者使用高级胶布封嘴。其中:刘伏莲(女)打成重伤,口呕鲜血。其余9人均系打成伤残。并实施快速将其10人拖拉上押返囚车,拖拉时气温零度以下若干度。拖拉行为不准被拖拉人穿衣,均系单衣短裤,登上押返囚车。执行押返人4名,均系北京口音。押返途中实施酷刑监控。起押至到点历时31小时,被押人不准大小便、不准停驶开餐、喝水、蹲在车厢内,必须双手交叉高举。刑称:背宝剑。其中李佑君被挫折小便内出血,不准换药换纸,被押人手机6台全部扣收。押送抵达沅江市庆云山派出所,时值同年3月9日早晨7点30分。此次全程押送行为无湖南省益阳市(地级)沅江市党政干部参与。经由沅江市庆山办事处政法书记周志明与押送车主结算给付押送车运费用及其工资,杂用开支。该车既时脱离逃走。
被暴力毒打返家伤残人员经全力医治,耗资巨大。其中重伤廖贱生久治无效,于2010年10月26日22时16分死亡。经全体上访人员及其地方行政人员公正认定:廖贱生脑部被电棒击伤充血,胸被脚跌,胸骨断裂,肝肺重伤。诉求上访被打均系行政行为。
5、目今对菜农胁迫加剧,于2010年10月国家人口普查中不予菜农登记户口,非法废除菜农居住权。并同时非法废除菜农法定沈家湾行政机构。非法假设一地白泥湖村,将菜农户籍列入该地。现行政机关急于加速对菜农实施驱逐,菜农决不承诺。在此人口普查工作实施中,进入我菜农基地工作人员所佩胸牌:无相片、无编号、无姓名。社会咨询是否属于法定人口普查专职工作人员,地方行政机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廖军称:为了节约开支等云云。
请求:依据中共十八大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请求严肃查究2002年沅江市政府启动公安机关、国土部门非法强占劫夺菜农菜地,强制拆迁一案。
尊敬的上级部门领导:
我们是沅江市庆云山街道办事处沈家湾蔬菜基地菜农(原属凌云塔办事处)共有:胡德良、彭建新、袁建军、胡桂秋、熊发端、曾跃文、罗迪毛、杨迪光、廖定帮、汪育文等菜农46人,菜地面积42.5亩。是1995年沅江市委书记邓三龙在任时所建。根据落实国务院和湖南省关于菜篮子工程建设的精神,为切实解决沅江市城区居民吃菜难的问题,将1983年新围垦的石矶湖湖州地定为主 体菜源地。并于95年7月下达了沅政发【1995】27号文件,通过国土局划拨界定面积1001.6亩,其中水面332.6亩,旱土669亩,文件第二款着重阐明建立在石矶湖垸内的专业蔬菜地要严格按《湖南省专业菜地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占用,不得擅自划拨征用,不得改作他用,违者要严肃查处(详见沅政发【1995】27号文件)。由此,各市各乡村农民背井离乡,交出各自原籍地的承包地,变卖农具、撤卖房屋,来到该基地。95年12月24日由沅江市人民政府凌云塔街道办事处领导主持召开成立大会,会上凌云塔办事处书记彭政才宣布定名为沈家湾专业蔬菜基地成立,总户数208户,人口860人,其中党员14人,建立了以彭光辉为首的中央党支部,管委会下设立五个组。菜农在这片原本人烟稀少的荒土上发奋开垦,种植,努力建设,使这里很快变成了井然有序的自然村落,对解决市区居民吃菜难的问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菜农在此建立了砖瓦结构的住房和猪舍,遵纪守法,安安心心种菜、养猪,子女就近读书。
2002年风云突变,沅江市人民政府要我们这块蔬菜基地改为农业科技园新项目,建立天运速生杨苗圃,由沅江市的养猪户文靖波等人合伙经营,市政府不顾我们菜农的切身利益,一声喊要我们搬走。在2002年3月25日正是生产关键季节,百种已下,蔬菜生长良好,可在这时,沅江市行政机关启动公安、国土、农科园、凌云塔办事处等共有60余人,用推土机强行将我们的蔬菜和房屋摧毁,种植了速生杨苗,对我们的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办事处仅给了每亩230元的青苗补偿,对我们的住房及专业生产设施、设备等不做处理,对菜农生活来源不作任何安排,强行侵占土地,这是个别人谋取利益的政府行为,强占我们的土地是端了我们的饭碗,绝了生路,有的家庭子女失学,甚至无米为炊,还无故关押妇女丁秋莲30天. 1995年和我们一起来这个蔬菜基地的另外30户人土地也被征收了,他们那30户人背景和我们一样都是1995年被招过来的,但是那30户为何补了钱和安置房,我们这10户家庭和那30户性质一样,比如王伏初户口不在凌云塔而是在沅江保民,王伏初也是1995年同我们一起被招过来的,他的土地也被征收了,他得到了安置房(王伏初电话:13762713171),其它有安置的人员下面有详细信息。而我们什么也没补助,强行把我们赶走,为何有两种天壤之别的政策。以上事实,我们多次向益阳市信访局、沅江市人民政府诉求,没有得到解决,他们直接逃避问题,没有回答为什么有的人得到了安置房有的人没有得到安置房,还说事情过去了不能翻案,说安置原则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难道吃进去的饭还可以变成稻米吗?沅江需要群众的时候就招我们过来,不需要的时候就把我们踹了吗?是不是存在个别领导把土地征收的钱分赃了?请求国家、省级领导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沅江市沈家湾蔬菜基地,视察民情,倾听民声,按照实事求是,为民做主,维护我们菜农的合法权益,按照党中央十八大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来解决我们菜农如下实际问题。
一、 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还原我们赖以生存的蔬菜基地,或者按照其它30户标准给于安置。
二、 要求解决我们12年以来精神损失及生活来源的补上。
三、 按照国家的征收补贴补上安置我们的生活来源,能让我们菜农有个安居乐业的生存之地。
此致
敬礼
报告人: 湖南省沅江市沈家湾蔬菜基地菜农
(袁建军432302196212058713罗迪毛432321196106258737胡德良、彭建新、廖定帮、胡桂秋、熊发端、曾跃文、杨迪光、汪育文等46人)
袁建军电话15080723809 罗迪毛电话13141557580
沈家湾蔬菜基地征收部分得到安置的人员名单
王海林:43230219520227731X秦元珍:432302195608297724
廖志军:432302197908147719彭 玲:430623197812222768
廖政坤:430981198303137711周仕英:430722198208198945
廖政民:430981198403047756刘 丽:430921198411115783
廖政芳:430981198701137725秦正才:430981196302133912
胡谷强:432302195903051110吴德轩:430981195807180517
徐新春:432302196807214316曹建秋:432302195911145416
赵紫刚:432302197112203711袁 民:432302197305294517
刘立光:432302196407277318胡红良:43230219630126771X
陈国军:432302196209107537蒋建华:430981196203150012 周卫仁:432302195808297526王伏初:432302197205200915 郭志良:432302196505263032周卫兵:432302196708027312 王正佳:43230219551220401X潘谷生:432302196305272516 吴莲英:432321194106179087 曹阳春:432302195410166518雷忠贤:432302195202177319 朱建旺:432302196402043715
彭立坤:432302195008171132 臧 燕:432302197012287524刘伏莲:432302196406273729吴加良:43230219680408451X 李佑君:43230219720221772X赵根群:432302196412177936 王岳春:432302194712219115 喻正秋:432302196807214316
(以上人员全部是1995年跟我们一起被招来这个蔬菜,他们的户口也不在沈家湾,他们的土地也被征收了,但是他们全部得到了安置房,而且还每亩补偿了约30000元,为什么我们这十户没有安置房,补偿才区区每亩230元。为什么同一块地补偿政策相差100倍。)
沈家湾蔬菜基地征收部分未得到安置的人员名单
袁建军432302196212058713罗迪毛432321196106258737胡德良、彭建新、廖定帮、胡桂秋、熊发端、曾跃文、杨迪光、汪育文等46人(以上是未得到安置的人员,为什么我们没有安置,为什么同一块土地征收补助竟然相差100倍,为什么部分人员安置了,而我们没有安置。)
关于建组沈家湾蔬菜基地第一届组织机构的情况说明
我叫彭光辉,男,现年54岁,原住在沅江市凌云塔办事处白泥湖村,现属湘北市场。
早在1995年,那时我居住在白泥湖村,那个阶段的改革开放的形式已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我们沅江的形势也和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所以沅江城区城镇居民的人口也随着农民进城经商办厂的热潮,城镇居住人口剧增。这样一来,沅江城区城镇居民的吃菜问题光靠还是在八十年代组建的仅600亩蔬菜种植和的泥湖村,已远远供不应求了。我记得当年沅江物价局组织专业人员对沅江市城区的蔬菜市场并结合蔬菜基地白泥湖村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时沅江城区的鲜菜价格平均在每斤一元以上,根据当时对菜篮子工程的重视,并将菜篮子工程提到了稳定城镇居民的生活情绪的高度上。为了解决这一供需矛盾,沅江市政府将石矶湖垸内的沈家湾650.4亩面积扩充为沅江城区的二线专业蔬菜基地,以此来补充沅江城区居民日食鲜菜的需要。当年由政府拨款投资,解决了这一地区的电力、公路、水利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形成了电力到户、公路纵横交错、水的渠四通八达的网络。96年冬天又由政府投资将公路铺上了卵石,并从社会上招收了200多户种菜人员前来专业种植蔬菜,并由政府牵头出台,理顺了各农户的小孩就近入学的关系。这样一个专业蔬菜基地的模式已在沈家湾形成后,由凌云塔街道办事处党委着手成立地方组织,并明确我是沈家湾蔬菜基地的具体负责人。我记得在96年的元月(农历12月24日)借用了位于沈家湾区域内的竹胶厂的空屋里召开了成立大会,参加成立大会的有凌云塔街道办事处、沅江市蔬菜办和城镇工委的领导,这样一来,沈家湾蔬菜基地的第一届地方组织正式成立。当时,我们的工作任务是:第一,种好蔬菜;第二,搞好计划生育;第三,管好社会治安;第四,关心本区域内菜农的生活情绪。基地成立后,我们还着手修建了三处排渍专用柴油机和一处电排建设。随着时间推移,沈家湾蔬菜基地沿袭至今,在98年8月,由于特殊情况我辞去了该基地的领导职务。以上就是关于沈家湾蔬菜基地建立成立的大体情况,特此说明。
说明人:彭光辉 亲笔
2002年5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