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湖网友
发表于 2014-1-14 14:27:34
|阅读模式
投诉爆料
投诉地: |
- |
投诉行业: |
- |
联系人: |
保护信息 |
身份证号: |
无权查看 |
补充信息: |
隐藏内容 |
是否愿意接受对方联系和帮助: |
隐藏内容 |
联系电话: |
保护信息 |
连日来,一些不明身份的施工队伍进驻位于紧贴武商国贸大厦南侧的滑坡路公寓,采取强行建立临街隔离墙围堵面向武商路当街数十门店、解散物业瘫痪小区正常管理和居民生活秩序等强盗式手法,在这武汉市不可多得的繁华黄金地段上演起一出强占豪夺下的人心惶惶、垃圾充斥、狼藉一片的惨剧,不仅包括本人在内的相关居民正常居所和财产利益可能被强制性、大规模、人为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和损失,也极有可能酿成极大的社会不稳定事件。为此,在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反制之前,本着相信党相信政府的理念,本人特在此就上述情况作出紧急报告,希望得到市政府及主要领导关注,并责成相关部门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制止这场打着旧城改造旗帜,实为替少数利益集团圈占黄金地段的现实版祸害民众的闹剧。
这场闹剧与依法行政、执政为民、注重和改善民生、整顿党风政风、反腐倡廉的新时代背景格格不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相邻群众提供的江汉区城区改造和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发布的《武商路片旧城改建项目(一期)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稿)》来看,据称,该项目已被列入2013年江汉区旧城改建计划和2013年江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取得市国土资源和规化局核发的规划意见。这样的计划、规划怎么出台的,我们不得而知,似乎也无权过问,但事关成百上千居民及一众商家的重大利益和关切,为什么我们被拆迁的利害关系人却从未获得发表意见、提出要求的机会?究竟是些什么人、依据什么作出的这个所谓旧城改造计划和规划?收个水费电费、地铁公交定个价尚且召开听证会,被拆房迁居这样对老百姓来说可谓伤筋动骨的、天大的事情却不能问问被的人们的意见?民的主体何在、意愿何存、利益何保?
二、上述方案名为征求意见稿,既不明确发布时间,也不清楚发布渠道,甚至都看不见有加盖发布单位或机构的公章,更没发现它对意见征求的截止时间、方法、途径、反馈的规定,当然也没有合法依规上升为最终(正式)方案,却能直接得到实施!其结果是所谓征求意见只不过是敷衍群众的幌子,征收或拆迁的法定告知、协商等重要程序和实质性内容被人为忽视或省略,被征收或被拆迁的不特定人群合法知情权、异议权、合理补偿请求权、就地还建或安置主张权,甚至基本人*权(如人身安全权)都一概被剥夺!
三、上述方案把新区当旧城,旧城改建项目名不副实,任其实施,则国、民俱损,既不和谐合理,也不科学经济,只有少数利益集团获利。该项目方案载明的被征收拆迁的区域主要建筑(建筑主体八层、相对高度接近30米)完工不过十余年,其报建、验收、出让程序合法,且结构牢固、选材精良、外观时尚,对比所属行政区划的大量片区而言,特别是在那些依旧居住在低矮自建房、阴暗小里弄的市民看来,这里的建筑即使说不上是天堂,至少依理还谈不上属于影响城市功能、有碍城市观瞻的应当及时改建的旧城。相反,如果加强局部交通管理和疏导、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强化卫生监督,该片区还可以跟武商摩尔城相得益彰,丰富其商业辐射和局部城市功能。
四、上述方案最不能令人接受的是其始终没有明确房屋及相应土地征收和未来改建的具体规划用途,而且十分霸道地只规定了异地安置、货币补偿两种处理选项。平心而论,如果是市政基础设施、国防工程、公益事业等建设需要,只要补偿、安置合情合理,包括本人在内的被征收人群都会自觉配合、心甘情愿牺牲小我!但如果其最终是为商业开发,或商业出让圈地、囤地,那我们广大被征收的利害关系人依法都有权按照市场规则参与补偿安置谈判、自主判断和选择、决定,最低限度起码保有就地等面积还建安置的选择权和请求权。
我本人是基于家族企业经营管理和生活方便的需要,于2007年在该小区购进住房一套共150余平米,今年初从万松街办事处以三年租期租得临街门面80余平米(已被前述隔离墙围堵),先后在房屋装修、生活设施、生产设备、人员聘用及培训、广告发布等方面投入所费不匪,因此,企业合法经济利益及所属150余名公司员工和干部的管理、培训、上班、居住与该征收改建项目可谓休戚相关!现在,万松街办事处未经与我及所属企业就赔偿、补偿协商,更未达成一致,竟然已单方面同意拆除出租房屋(据说即日动工),矛盾冲突可谓一触即发,情势实非我一人所能左右。为此,本人一方面拟聘请专业人士,寻求该项目主事机构按程序摸清、核实情况,然后及时提出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可能的民事诉讼),同时依法追究万松街办事处单方面同意拆除出租房屋给承租人造成巨额损失的赔偿、补偿法律责任,及其明知出租房屋即将拆除改建还坚持长期出租的商业欺诈责任。另一方面,只能将相关情况紧急报告,陈明理由和诉求,期待上级政府强有力合理干预!
本人在此声明,上述情况的真实性源于我作为当事人对相关事态的直接和间接了解、访问和感知;本人期待政府能及作出正面回应,同时保留进一步诉诸法律、闻达舆*论的权利。
特此陈情,急盼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