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依沙凝 于 2015-4-29 20:44 编辑
周末,和女友在楚河汉街的文华书城喝下午茶。谈到共同的亲人时,淡淡的伤情顿时弥漫了整个心。每次到楚河汉街我的目的几乎只有一个:直奔文华书城。在文华里为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买书,给远方的亲人买牒,那些时光里,我都能呼吸到故乡的味道,被一种温暖和爱所包围。小时候,我和姊妹翻过汉江大堤去沙洋新华书店买画书;初中时,同桌的男孩在荆门象山新华书店里,用每天中午的时间免费看完《毛泽东选集》;大学后,和姐姐去武汉中南的外文书店里蹭书看,为了能有个位置坐,调皮的我偶尔还会对书店里的男工作人员抛媚眼;再后来,为侄子在水果湖家乐福的书柜里买唐诗宋词,毛笔字帖。如今,在楚河汉街的文华书店里,我在众多的歌碟里寻找邓丽君甜蜜蜜的声音,那是姐姐的最爱,如今姐姐已经远在彼岸,我却还在文华书城里回味她的喜好,一页页地翻阅我们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
与故乡有关的书有很多,在文华书城的下午茶后的第三天中午,我在离文华不远的水果湖步行街收到了同学的第二本文集,而且还非常荣幸地成为他送出第一本书的人。这是个上世纪90年代,我在家乡笔会上认识的校友。翻开书的目录,一股浓浓的乡情迎面扑来。我们的家乡小城,他的出生地大柴湖,甚至故乡的文坛前辈,在他的笔下都熠熠生辉,故乡原来是如此的美丽。我在喜欢的城市,在东湖边想念发生在故乡的那些温馨往事,生命中曾有过的与家乡有关之人。我这个完全靠自己的一支笔闯出来的男同学,不论人在何方,内心始终深藏着对故乡的守望。就在我恭贺同学成绩时,他却告诉我自己年过七旬的母亲到了癌症晚期。在他母亲被确诊后,男同学总会挤时间回家陪母亲,同学说作为儿子的不想让母亲再受罪,所以他在咨询了很多医生朋友后,决定放弃对母亲的任何治疗,只想让母亲有尊严、快乐地离开。这既是他的决定,更是母亲自己的决定。我想这次五一节,当同学将辛苦劳动换来的新书捧到母亲面前时,他母亲的脸上一定会露出高兴的笑容。
我的母亲也在故乡,那是一本非常微妙的书。爱恨交加,提得起却放不下。母亲给了我生命,沙滩给了我梦想,文学给了我翅膀。从小镇到小城,从沙滩到象山,从龙泉书院到东湖大厦。我在赞扬和诋毁中强忍跌打的伤痛,在鲜花和陷阱里苦守处世的原则。母亲在人前总为培养出我这个“作家女儿“而骄傲,而我却常常在黑夜里被恐惧和哭泣惊醒。因为某些无法自主的选择和决定,我一直更加依赖自己的小家和丈夫。就在先生的这个生日晚上,我们一群人坐在戈雅法餐厅里,品香槟,吃牛排,老公命令所有人留下我只能吃的面包。经历了精神摧残的我这几年来又在承受病痛的折磨,与母亲无法沟通的事也只能向先生倾吐,这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故乡在远方,甜蜜在咫尺,在美酒蓝调中我无意触到了包里的那本《陆子歌》,“陆夫子 ,名九渊……”这是家乡象山小学的校歌,每天清晨被一群稚嫩的孩童在操场上吟唱。多年前,在离象山小学不远的象山中学,也有一群穿校服的中学生在土黄的简易操场上,留下了他们青春的风采,背景是朗朗的读书声,是故乡永远的笑脸,是终生珍惜难舍的牵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