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14|回复: 2

暴打女司机不对,但忍让更可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66

主题

1252

帖子

152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520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15-5-7 09: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暴打女司机不对,但忍让更可悲
作者:编委汇政委
511人参与 355评论



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遇事莫装逼,装逼遭雷劈。成都女司机被殴事件发展到今天,随着昨天行车记录仪视频内容的曝光,民意从一开始对男司机的愤恨,快速反转成了对女司机的一致讨伐。
像此前无数热点事件一样,老百姓对对与错的朴素判断,再次被掌握话语权的人们冠以了“社会戾气太重”“公开为暴力叫好”的标签,中青报更是在今天发文《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戾气弥漫的体现》。文中称,为暴打女司机叫好,是为暴行鼓掌,是对女性的歧视,更是戾气弥漫的典型体现。
本委认为,中青报纯粹是在装逼,而且逼格很高,让自己站在了最高指挥台上,而事实上,这样的文字和观点对推动社会进程毫无益处。
仔细分析公众的情绪你会发现,并没有人为“暴力”叫好,公众是在表达对是与非的最朴素的情绪。
在中国,最无聊的就是每次热点事件一出现,很少有媒体、专家去就事件本身剥茧抽丝,往推动社会进程的方向努力。相反,很多媒体及所谓的专家学者更愿意在道德文章上下功夫。
比如此次殴打事件,连小朋友都知道打架不对,却偏偏那么多媒体站出来教育公众:男司机不该打人。很明显,公众对是非的情绪表达被这些道德文章肤浅化、扩大化了,在这些道德卫士看来,这起殴打事件的是与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打人了,至于你为什么打,我不跟你谈,反正你打人了。
一个社会的理性建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每一个问题出现之后,舆论能互相支撑着去探究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而让政府与社会两个层面共同努力,解决这些藏在事件背后的问题。可悲的是,中国每天都会出现很多问题,却少有人敢去深究它的原因。但凡有深究的,必然被道德家们横插一腿,在肤浅的层面争来吵去,从而让每一个事件都成为孤案。
在这起事件中,5月3日的殴打视频曝光,最初公众一致痛斥男司机出手太狠,直至昨天行车视频出现后,公众对女司机的态度才出现了反转。为什么?因为人们从对现象的简单判定,转向了对现象背后是非的明确判断,加之长久以来道路行驶中恶习无人治理,民众情绪借由这一事件找到了出口,类似“这女的真欠”的表达,实质上是对恶劣驾驶行为的愤恨,并不能就此认为这就是在高度认同暴力行为,更不是什么所谓对女性的歧视。
好比一个人横行乡里,被一名壮汉狠抽了一顿,人们第一反应一定是特别解气,但你就此批评他们为暴力叫好绝对是骂错了靶子,因为如果都崇尚暴力,横行者早就遍体鳞伤了。
中青报的文章说,为暴力叫好会造成崇尚暴力,以后司机们有了矛盾就在街头打上一架还了得。本委认为,这就更是杞人忧天了。前文已经说过,人们只是在借这一事件宣泄对不文明驾驶行为的不满和对此事的是非判断,没有谁为暴力叫好,也没有谁会因为这个事件效仿该名男司机,更多的司机还是寄希望于交通管理部门多干预、多作为,而不是司机们自己挺身而出。
看过行车记录仪视频之后,相信很多人都很愤恨女司机的行为,因为她每次别车都给了男司机最坏的结局,且在别车之后故意踩了刹车,把行人的生命赤裸裸地置于男司机车轮面前。如果观看视频都能让你很气愤的话,当时男司机在车里的怒火我们就完全可以想象出来。
不要像道德家那样说“再怎样也不该打人”,在特殊的气氛中,谁也不是圣人,打了也就打了,事后打人者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法律自然会给予他该有的惩罚,但此次事件的现实意义却远远超过事件的法律意义。因此,与暴打女司机相比,忍让更可悲。
本委想说的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多数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是需要一遍又一遍不断提醒自己,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要忍,我他妈还是要忍,那这个社会的秩序一定是有问题的,而且还很严重。更为要命的是,有一天他真心忍不住了,社会的管理者们却告诉他要继续忍下去,而不是去反思如何抽掉燃烧这些公众怒火的木柴。
顺便说一句,“路怒症”神马的,就别瞎扯淡了,对随意并线、插队加塞、会车开大灯等不讲规矩的行为不去总结,反倒给怒斥上述行为的人总结出“是一种病”,专家们真心是闲的蛋疼。如果指责不文明行为是一种病,那作出不文明行为的人得的又是什么病,对不文明行为视而不见的人又是一种什么病?看着这些病不断蔓延而不去治理的人又是什么病?
失去约束的世界,战争是难免的,但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也是一种秩序的重新建立。怎样避免战争,很简单,让守规矩的人得到鼓励、便利,破坏规矩的人倍感约束、得到惩罚,而不是相反。
交通的世界有点乱,该好好管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80

主题

3366

帖子

549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7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违章事件,而且很明显是女司机违章在先,却升级到了恶性打人事件。其原因就是互相开斗气车。
  一个巴掌拍不响!而且不是一次别车,而是斗气,女司机的无赖,男司机的不理智。两个人都有责任,所以说,女司机的违法,男司机的也违法!都该受到应该有的处罚!
  一、女司机被打,很多人第一时间可能觉得那个女人很无辜可怜。但是从视频可以看出,女司机在快速路上(成都当地那条路是准高速,限100km时速),横跨一个车道突然变道,而且是转向灯和车头几乎同时右转过来,后方车辆肯定是要急刹,绝对不会点刹。而且后方车辆是一家三口。看看以前的视频,大货车直接追尾前面的小车,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男的这辆车后方是一辆货车,在快速路上急刹车,大货车肯定是刹不住的,这个时速如果出事故,绝对车毁人亡,那么这一家三口绝对没命。所以这男的在下辅道时,别了女的一把。然后加速离开。但这个女的直接上前把男的车辆又别到路边,而路边又有电动车,如果男的车辆刹车不及时,直接把电动车撞飞。这才导致男的情绪失控。(另外视频声音里,很明显听到男的已经说算了,算了)
  所以,从法律上来说,男司机打人已经违法。但从道德上来说,笔者觉得这个女人是无德到家了! 再从人肉的信息上来看,这个女人以后要是再开车,肯定会迫害更多的家庭!
  二、笔者没有偏袒男司机的意思,打人是不对的,他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1、虽然打人者被拘,但是成都交警为了还原事情真相把打人者的行车记录仪公布出来(大家不是都喜欢说还原事件真相吗?),其实成都交警可以不公布这段视频,让事情就这样慢慢过去。但是成都交警没有这样做,打人者男司机绳之于法了,从道德上来说,被打者女司机更加可恶,成都交警这个举措是公平、公正、公开的!
  2、女司机的资料公布。笔者认为是因为出事后,她本身一脸装无辜装可怜,开始不承认自己也有错,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才被人肉出来的。
  男司机已经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道歉了,法律机关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女司机,也别装受害者,女司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警部门不能对女司机手软。
  最后说一下,笔者个人的观点,因果关系引导任何一件事情的开始与结束,要是没有一开始女司机的疯狂行为(称为疯狂一点都不过分)就没有后面的事情,就这样,女司机还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还把问题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装无辜。试问全国知道这个事情来龙去脉的人是傻子吗?有脑子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明白!
  笔者认为,其实现在很多网民的愤怒更多是出自诚信的愤怒。如果不是女司机及其家人反复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甚至超越“躲猫猫”智商的“慈善别车”来试图愚弄网民的智商,那么网民就不会一边倒的遣责女司机。
  言多必失,越辩越黑才是女司机家最大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580

主题

3366

帖子

549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496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7 1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情我看有网友这么评论才是最中肯的:一个2B需要让她知道有个混蛋可以治她;而一个混蛋需要让他知道有个法律可以管他。而这两点,在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打事件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我看很好很好!而这个事件居然在网络中连续占据头条,给更多的2B及混混们以教育以警示,这就好上加好了!而成千上万的网民们或正确或错误或模棱两可的评论显示了“混蛋教训2B,法律教训混蛋”的典型事件是多么地具有典型意义,给更多的人以警示教育的作用,这难道不是“TMD”真是太好了吗?!
  这件事件中唯一的弱智方是我们的交管部门:你们是多么多么地昏庸迟钝!中风了没有?这个事不说是沸沸扬扬,也可说是家喻户晓了吧?难道一个“随意变道”是否是违规行为就这么难以作出决定?难道是不是危险驾驶连专业的管理部门也难以判断?!当舆情民意需要你们做出专业判断来引导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这里应该为成都的公安机关点个赞:你们及时作出了对打人者以涉嫌犯罪而拘留的决定,十分正确而及时,体现了法律不是用来宣讲的,而是“需要的时候就能及时体现”神法精神。你们十分专业而灵敏,让迟钝的成都交管部门继续中风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