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901|回复: 4

老君台上的弹痕 十三发迫击炮弹 炮炮打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7

主题

2969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1 1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君台上的弹痕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日,一队“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从安徽亳州向西开进,直逼鹿邑。当他们行至鹿邑县城东边的营子寨村时,日军“头目”命令所部“停止前进”,并派兵前往侦探“军情”。

  当时,鹿邑县城内并没有高大的建筑物,所以,巍峨耸立的老君台更显得“鹤立鸡群”,加上老君台上古柏森森,就非常引人注目。前去侦察的日军士兵返回报告后,进攻鹿邑的日军头目误以为老君台是国民政府的“抗战工事”,就命人在县城东城墙上架上迫击炮,对老君台集中炮击。老君台大殿东墙、东偏殿后墙和附近的柏树,共“中”炮弹十三发,机枪弹无数。其中还有两发炮弹,射穿大殿山墙,一发落在了老君雕像的腋下,一发卡在梁架上。另外,还有一发炮弹卡在了大殿东侧的一棵柏树的树杈上。

  值得庆幸的是,日军发射的这十三发迫击炮弹,竟然是炮炮打“瞎”,一发未响。

  可想而知,当时若有一发炮弹爆炸,其后果的严重,将是不堪设想的。因为,当时老君台大殿后面的“老君炼丹房”尚在,而“炼丹房”中,则被当时的国民党县政府存满了原本准备做为“防御”之用的黑色炸药,如果有一发打响,即可引起“炼丹房”中的炸药爆炸,那样一来,不但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老君台”会在瞬间化为一片废墟,周围的古建筑也会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掀翻”古城鹿邑的大半个城池。
  更令人不解的是,日本军队的十三发迫击炮弹虽然在老君台一发未能打响,但在鹿邑县城的其它一些地方,他们的这种炮弹却是威力极大,厉害得很。譬如:东南城角城墙上的“奎星楼”、南城门上的城门楼等较为高达的建筑物,日军都是一炮命中,将其打“飞”于护城河内,使之成为一片瓦砾。据知情人所述,当时日军见发向老君台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甚为惊奇,加之老君台上没有任何“反应”,就误以为守护这个“抗战工事”的“国军部队”闻风丧胆,已经“望风而逃”,于是就集结部队,向鹿邑县城进发,并径直朝老君台扑去。

  及至这队日军走进“明道宫”,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的“太上老君”,一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继而便不约而同,齐刷刷地跪倒在大殿门前,并口中念念有词,请求“老君爷”宽恕自己“向老君台开炮”的罪行,并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国”。

  “日军炮击鹿邑老君台,十三发炮弹一发未炸”。

  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不翼而飞,纷纷扬扬,远近皆知。

  这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定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一真实的“历史故事”,却流传得很广,也流传得很远,以致成为老君爷的“神灵不容冒犯”、老君爷“护佑鹿邑苍生”的有力“佐证”。据当地的知情人讲述:当年,日军打向老君台而未能爆炸的炮弹,有三颗分别被卡在老君雕像的腋下、大殿的梁架上和一棵柏树的树杈上,它们都“保存”了很久很久,其中被卡在树杈上的一发炮弹,直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方才被人取了下来。如今,老君台上的大殿东山墙和那颗柏树杈上,还留有清晰的弹孔印痕和依稀可见的弹洞痕迹。

  说到这里,这个似乎是“神话”而又并非“神话”的故事,似乎是应该结束了。但是,搜集整理者却又无法让它结束。因为,接下来又发生了与日军这“十三发炮弹”有关的故事。

  日军侵华时炮击老君台“十三发炮弹”未响,绝非空穴来风,亦非神话传说,而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一位日本老人来到中国后,特意向有关部门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

  这位日本老人及其随从人员来到“老君台”之后,首先在“老君台”下东南方向的一个地方,立下了一通日式“和平碑”,碑文为中日文对照的一句话——“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然后,他便在随从人员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顶,虔诚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词,拜了又拜。

  接下来,这位日本老人又诚恳地向陪同他们的中方人员再三道歉,并向中方陪同及自己的随行人员一五一十地讲述了当年所发生的一切。

  原来,这位须发皆白的日本老人,就是当年向“老君台”发射迫击炮弹的“日军炮手”。

  但是,据这位日本老人所说,当时他奉“上峰”之命,总共向“老君台”发射了十三发炮弹。而在此之前,我方所掌握的却是“十二发”。是不是这位日本老人年纪大了,抑或年代久远,记忆有误呢?不是的。2002年,由于数日阴雨连绵,“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属的古建筑施工队应邀对“老君台”进行修缮。他们在清理地基时,又发现了一枚日制迫击炮弹,由于没有爆炸,不便保管,便移交给县武装部引爆了,至今仍留有引爆这枚炸弹的录像资料。这一下,正应了那位日本老人(日军炮手)所说的“十三发”之数。由此可见,老子作为“神仙”,也是特别“灵验”的。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老君爷”为了保护鹿邑的生灵免遭涂炭,使日本侵略者的十三发炮弹一发未响。战争过去之后的和平年代,“老君爷”为了“清理隐患”,又“故意”让老君台埋有炸弹的地方“坍塌”,让人们“找到”了尚未爆炸的第十三发迫击炮弹,同样“保佑”了故乡的百姓。


老君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247

主题

2969

帖子

3531

积分

中尉

Rank: 6Rank: 6

积分
3531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1 1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透彻地明白了侵略战争是自欺欺人的梅川太郎,随着年岁的增大,愈加有种罪恶感缠绕在心头,他决意到老君台向老子和中国人赎罪。眼看59年过去了,他已入古稀,他感到远行赎罪的愿望再不能拖了,那年初秋,他再次踏上了鹿邑的土地。

满脸悔罪感的梅川太郎,带来一块碑,他请求把它立在老君台前,鹿邑人满足了他的心愿。他把立碑的地方,选择在老君台下。他立下的日式“和平碑”上,用中日文字写着:我们祝愿世界人类的和平。庄严立碑,真心道歉,敞心赎罪的梅川太郎,虽老态龙钟,而内疚和惭愧却溢于言表,他请求神和中国人原谅他曾经的罪过。

他是日本人中有羞愧和懊悔之心的人,鹿邑人没有理由不原谅他这样的人。鹿邑人热情迎接了他的到来,也热情地招待和送走了他。

老君台上每天游人如织,人们来拜望老子,也感受这圣地的独特风光,而昏迷的炮弹是一景,梅川太郎的碑也成一景。来到这高大的殿台上的人们,膜拜光芒万丈的老子,老子那醒世箴言的出世是谜,当年日军炮击老君台13发未炸炮弹也是谜。那被卡在老君雕像的腋下、大殿梁架和柏树杈上昏迷的炮弹,好像在证明老子的智慧和无边的神力,让人对老子的神圣产生奇妙的猜想。

这些深扎在老君台大殿的墙和柏树上的炮弹,仍在那里昏迷,或许早已昏死过去,再也不会醒来。只要这殿堂永在,只要这雄树不倒,那这些昏死的炮弹,便会一直昏死在这里。也好,让这些昏死的炮弹,与这老君台在一起吧,让更多日本人去想老子的智慧和老子的神力吧,这片产生了东方圣人的土地,这片古老而高深莫测的土地,是不可欺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8
QQ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1 13: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标题.bmp

卡在柏树中的哑弹

0.jpg

老君台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黑龙
精华
0

15

主题

651

帖子

1319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319

IP属地:黑龙江省

发表于 黑龙江省 2015-5-11 2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28

主题

3625

帖子

5310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310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15-5-12 07: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量寿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