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悟虽然建县不足百年,但人文历史悠久。境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当数九里关、大胜关、墨斗关。
大别山脉横亘华中地区,南北有别,故曰大别山。大别山古代有十三关,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十三关自西往东依次为:西黄土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大胜关、墨斗关、白沙关、东黄土关、穆陵关、双庙关、长岭关、松子关、铜锣关。
在湖北省大悟县境内有九里关、大胜关、墨斗关等三关。
据《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所记载:九里关,又名黄岘关,又名广岘关,为义阳“三关”之一。即今河南省罗山县西南九里村。实际上九里关是河南省罗山县与湖北省大悟县的分界处。北魏永平二年元英攻梁,克黄岘关。唐又名百雁关。宋以后又名九里关。清明咸丰四年李士林率捻军转战于此地。
大胜关在历史上有两地。一是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的大胜关。地处长江险阨,元置大城港镇。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攻应天(今南京市),朱元璋命部将屯大城港,大败之,遂改大城港为大胜港,并置大胜关于此。二是河南省罗山县南大胜关。即今大悟县宣化店镇北一公里处的大胜关。所谓大胜关即大城关。是指南京市的大胜关,它与大悟县境内的大胜关没有关联。南宋开庆时,元忽必烈败宋军于此。据《元史•世祖纪》“岁已未(宪宗九年)(公元1259年8月)渡淮,辛卯,入大胜关,宋戊兵皆遁。”即此大胜关,明朝和清朝曾置巡检司于此。现宣化店镇北有报国寺,为祭祀明朝大胜关巡检司田国用所建。清朝咸丰三年太平军吉文元部北伐,其一支转战于此。
墨斗关在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东北部,墨斗关村与河南省新县苏河乡廖洼村交界处。《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载墨斗关在今河南省新县西北千斤镇,有误。现在的墨斗关古迹保存完好,它是大别山古十三关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历史古迹,应该有特别的历史价值。令人叹惜的是至今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如果从宣化店镇出发,沿宣苏公路行进,在15公里路段处,公路边有一座长约10米,宽约5米,高约7米的砖瓦结构凉亭,即为墨斗关,《大悟地名志》所载为友谊亭,是现代的产物。属明代建筑。公元1963年,鄂豫两省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捐资进行了一次维修。1985年附近村民又组织捐资进行了一次维修。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附近村民都要在墨斗关举行庙会。谈到这里还有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河南省新县苏河乡廖洼村的红卫兵将墨斗关建关纪念碑砸毁,将关内供奉的灵光大仙神像砸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墨斗关在近代革命史中有些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一是关于墨斗关“九里十八寨”的历史。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地区革命运动如火如荼,墨斗关周边地区更是如此。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维护其黑暗统治,围剿共产党所领导的农民武装,于是一方面派正规军围剿革命武装,另一方面组织当地地主武装压迫民众建造山寨,对抗革命,九里十八寨就是此时期的产物。它的全称是鄂豫两省的“罗礼金光联防指挥部”,罗即河南省的罗山县,金是金扶县,即今天的新县,光即光山县,礼是湖北省的礼山县,即今天的大悟县。指挥部设在墨斗关一公里处的香炉石山寨,总指挥为陈仲良。香炉石山寨是1928年建造的,山顶有一巨大的飞来石,形似香炉而得名,三面悬崖峭壁,只有东面一条路可上山顶。建成山寨后,只有东门进入寨内,寨门有两门铁炮守卫,一名为“大白沙”,威力巨大,另一门为“九节雷”,可连发九发。两门铁炮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消毁了。香炉石山寨海拔390米,素称“铁杠子”,易守难攻。1931年,共产党领导的罗山县独立团与赤卫军一起,围攻香炉石山寨长达48天。独立团的连长申功臣与当地村民邹登固秘密联系,利用邹登固夜晚放哨,内应外合,攻入山寨,活捉并处决了寨主。全国解放后,1958年,鄂豫两省建立了大别山(民兵)联防委员会,在香炉石山寨建立了防空哨所,有一个民兵班守护,1964年撤销民兵班,委派一户村民守护,1981年防空哨所撤销。
九里十八寨分布在以墨斗关为中心的周围,在湖北省大悟县境内的山寨有孙王寨、沙帽佬、黄营寨、香炉石、刘小寨、红石岩、火烧尖等7个山寨。在河南省境内的有黄普佬、陈家岗、燕子岩、朱小寨、晋家堂、黄茑寺、万家小寨、李家大寨、李家小寨、李家大坡等11个小寨。另外,在墨斗关南面,还有楼岗和王尖两个哨所,它与外围的杜家寨、顾家寨、仁和寨等山寨相呼应。
二是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张以宽(张佗二爷)串联墨斗关附近村民邹登明、邹登坤、邹登基、邹登明、邹登吾、邹登阶等六人,建立党支部。派邹登基到宣化店找余木匠雕刻党支部印章,不慎走漏风声,于是,上述六人潜逃江西柘林,有的客死江西,活着的直至1938年国共联合抗日,才返回故乡。
三是1946年中原突围以后,张体学在宣化地区坚持革命斗争,在一次战斗中腿部严重受伤,在香炉石寨下面一个山洞里养伤约三个月之久。当地叶家洼的一位何孤婆冒着生命危险护理张体学,她将自己喂养的鸡全杀了,给张体学调养,又上山挖草药为张体学医治伤痛,使张体学养好伤,重回战场。张体学亲切地叫何婆婆为干娘。1958年,何婆婆曾去武汉看望这位干儿子省长,她在省招待所里住了3个半月后返乡。以后的生活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照,直至1975年冬去世,享年90多岁。
墨斗关是笔者的故乡,还有许多历史故事,例如,孙王寨的传说,进士陵岳进士的传说,九龙寺的传说等,现不作一一介绍了。对于墨斗关笔者有感于斯,附诗一首,供同仁斧正。
青山溪水叠嶂间,
鄂豫界岭枕雄关。
西东山寨成拱卫,
南北镇喉扼中原。
岁寒九里千秋雪,
十八寨立万仞间。
兴衰成败披星月,
不愧大别十三关。
( 作者:大悟县供销社退休干部 范太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