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家父退休在家,住在湖北荆门漳河水库附近,对漳河这一养育荆门人的母亲河甚是感恩,每有闲暇就在漳河沿岸和湖中游历。历时数年写下本文,委托我把章贴到湖北人、荆门人常来的论坛,与家乡人共思漳河之美、感佩漳河之恩。
文章分为四篇,此为最后一篇。
以下是正文:
假如你要我将漳河从源头到出口全程概述一下,我会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谈起。因为河流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冲淤演变,河流袭夺,水利工程等人为因素都在不断改变河流的现状,也就是说河流是因时而异的。要想述说漳河的概况,就须先指定一个时段,比如说说1958年水库修建之前一段时间的漳河: “漳河发源于南漳县西南三景庄老龙洞,向东南流经南漳、远安、荆门于当阳两河口与沮河汇合成沮漳河,再经枝江在荆州城南学堂洲处入长江。其中漳河河段长206.7Km,汇水面积2970 Km2,支流84条,河道总面积400Km2,两河口以下至出口河长90.7Km ,流域面积968Km2,支流13条,从源头到入江口漳河全长297.4Km。” 因为历史变迁,地名更替,治辖演变,河流改道,城市建设等因素,把一条漳河搞得相当复杂,为了说得比较清楚,我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源头、出口、漳河与沮河、漳河与漳河水库。 一.漳河源头 对漳河源头有多种说法,现列于次: 1.《山海经》说,景山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 2.南漳县三景村; 3.南漳县三景庄老龙洞; 4.南漳县三景庄自生桥; 5.南漳县西南蓬莱洞山; 6.三景庄自生桥上游三龙潭顶; 7.保康县凤凰山龙眼坪流入地下,三景庄流出; 8.保康县龙坪乡黄龙洞沟。 八个源头都有道理,不是空穴来风,只是有些指的范围大,比较空泛,有的指的范围小,比较具体,范围大的限制少,即内涵小,外延就大,对的可能性也大。序列1的山海经说漳出于荆山,外延大无疑是不错的,而那些说得具体的就要受考验了。 众多的实地考察指证,位于南漳县城西南44Km的三景庄是漳河的源头。此处群山环抱,奇峰突兀,内有老龙洞、蓬莱观、自生桥三个独立景点合称为三景,三景所在的村叫三景庒,而洞、桥、观三处,原来都有泉水涌出,汇成漳河之源。 老龙洞距三景庒不足千米,而蓬莱观在老龙洞东北只百步之遥,蓬莱观西500米外就是自生桥,三处平面距离很近,但高差不小,山路险峻,走起来却不容易。老龙洞处有一高大石碑,正面有遒劲的“漳河源”三个大字,两侧还有对联:“文风启东南,群山围列成三景;秀气钟西北,一水长流贯九江”。 在斧削刀劈的崖壁上,有现代文人朱自清的题诗:“自生石桥透天涯,蓬莱仙观顺壁跨;老龙洞外山水秀,八百漳源从此发。”朱诗和石碑都佐证,三景庄就是漳河源。 到过三景庒的许多游客和当地的居民证实,现在蓬莱观只剩一面残亘,没有泉水,连出水洞也找不着;自生桥泉水也已枯涸;只有老龙洞泉水欢涌,奔流不息,更有人测得流量在0.2立方米/秒左右,可见老龙洞就是源头。可是也有游客证实,自生桥北有流泉从桥下通过;蓬莱观的崖前石缝也有水汩汩流出,这只能说明此两处为间歇泉。序列4、5的河源就难以成立。 将源头从三景庄再向上游追溯,发现保康县凤凰山龙眼坪,有泉水流入地下再从三景庄流出,那是暗流,与河流的定义——地球表面的天然水流——不合。因此序列6、7也不能算河源。 还有不随流俗者(序列8)指出,漳河源头是保康县龙坪乡黄龙洞沟。原来漳河上游有南北两源,北源叫明阳洞河,源出南漳三景庄;南源叫杨家河,源于保康县龙坪镇黄龙洞沟,两流在板桥镇境内汇合,序列8指的就是南源杨家河,谁是真源头要看南北两源谁的流长、流量占优,要是南源不及北源,且无古籍及名人指证,那也就只能让位于北源的三景庄了。 现有资料确定,漳河源头应是南漳县三景庄,更详细一点,就是三景庄的老龙洞。从源头流出南漳县境,河长54.6Km。 二. 沮漳河出口 入江口说法很多,分列于次,再行分析说明 1.沙市宝塔湾西一公里入长江; 2.荆州城南学堂洲处入长江; 3.枝江市七星台镇鸭子口村入江; 4.荆州市李埠镇临江寺入长江; 5.宜昌、荆州交界处龙洲村入长江; 6.由江陵入长江; 7.沙市注入长江; 8.荆州城南门外筲箕洼入长江。 沮漳河自当阳两河口一路南下,于凤台出当阳,再南到鸭子口,此段为枝江、荆州界河。鸭子口离长江只有2.3Km,沮漳河从这里折向东流取与长江平行的方向前进,在荆州地界再经18.5Km,在学堂洲入长江,这是1993年之前的入江口。 #1#2指的是同一入江口,不过学堂洲在入口西侧,而宝塔湾在入口东侧一公里。入口地名太小,不详查地图等于白说,我指一个地标性建筑;荆州长江大桥为参照物,此入口就在大桥北岸西侧500米处。 1993年为了配合荆州长江大桥(1998开工,2002.10.1通车)的建设,及减轻荆州城区的防洪压力,在荊州李埠镇龙洲村与枝江市七星台镇鸭子口村两市交界线上,向南开挖2.3Km新入江口,从而使沮漳河缩短了18.5Km。而大桥处老入江口现在已筑了30米宽的土堤与长江隔开,这十几公里废弃的沮漳河成了盲肠。 #3 #4 #5入口即指这个新入口,荆州的人站在荆州的角度,说是从荆州李埠镇临江寺(龙洲村更贴近入江口)入江,而宜昌的人就说在枝江市鸭子口入江,三种说法,一个入口。 关于#6 #7入口,是因为地域治辖的变动,地名的更替所引起的,以前荆州城在江陵县的地盘里,所以荆州市的古称叫江陵或郢都。改革开放时划市,又在沙市市、荆沙市、荆州市几个名称中反复变化,所以有江陵、沙市入江的说法。 至于筲箕洼入江口,那是千多年前的事情。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调任荆州大都督,七岁的武则天随父到荆州,住在筲箕洼。当年长江紧挨古城,筲箕洼就是沮漳河的入江口,武则天常在这里用筲箕淘米洗菜,14岁时应召入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后由于流态演变,导致河床冲淤演变,使南岸冲刷,北岸淤积,才使长江逐渐改道向南远离。但不知什么原因,入江口却没跟着南移,而是顺着长江方向向东延长了6Km,在现在的长江大桥旁入江。综上所述,尽管入江口说法很多,实际只有三个:李埠镇临江寺、大桥北岸西侧和筲箕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