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16|回复: 2

[风趣杂谈]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反映的问题折射出诸多忧患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74

主题

949

帖子

1100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100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15-5-17 1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反映的问题折射出诸多忧患
国家卫生计生委1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首次由政府主导的全国性家庭追踪调查结果《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其中六大问题特质鲜明、问题复杂、境况严重、矛盾突出、预后不良,令人担忧。这是改开以来长期淤积的社会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必将加大矛盾,引发冲突,带来巨大社会问题,形成不安定因素。
这六大问题主要是:一、家庭收入差距明显。收入最高20%家庭的是最低收入20%家庭的19倍。二、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三、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类型多样化。二人家庭、三人家庭成为家庭类型主体,核心家庭占六成以上。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形态不断涌现。四、婚姻梯度挤压严重。“剩男多在农村,剩女多在城镇”。“婚姻梯度挤压”的最终承担者,导致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大龄男性因择偶困难。部分城镇未婚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独立性较高,因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职业发展推迟结婚。五、逾三成农村儿童“留守”。流动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已经成为我国家庭模式中的重要形态。六、父亲在照料孩子时发挥作用有限。当然了,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报告,我们还可以列出几个,不过仅此六项便可以反映出我国家庭在近三十多年间发生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表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社会诸多问题,甚至是畸形,并不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甚至有悖社会规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期改善或修正。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细胞,也是维系人类繁衍、发展、进步与培养、教育和养成人最基本的构成。一个缺乏道德、文明、文化和基本教养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具有高尚品格、道德、文明、文化和品行的人。人们常用“没家教”讽喻一些缺乏道德的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孟母之所以三择邻,恐怕最重要的也在于此吧?
中国历来很重视家庭教育,于是也形成了无数的家训、家道而名贯青史,激励后人,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更重视父贤妻惠、入孝出悌、儿孙绕膝、家庭和美。不过,就今天中国家庭发展新构成的出现,产生的几大问题,不能不使人产生深深的忧虑,甚而忧患。
家庭收入是社会安定、家庭和美、人心愉悦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严重不均,或者说严重不公,必定影响家庭和美、人心愉悦、社会安定。历史如此,今天也如此。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相差19倍,是不是太过分了呢?这不是我们追求的社会公平,更不是我们应该有的结局。
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一个重要因素是与家庭的和谐稳定密切相关的。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看到这组数字,我只能惊呼,太可怕了。须知,安居才能乐业,“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成了家庭的常态模式”,其社会还能安定,人还能乐业,家庭还能和美吗?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开展和人口流动的滥觞,二人家庭、三人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类型的主体,占到六成以上。随之而来的便是单人家庭、空巢家庭等家庭形态的涌现。这看起来是社会的进步与必然,其实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爱心培养、团队精神、奉献意识、待人观念都是严重的破坏。“独生子女病”、“大龄未婚青年病”、“老人孤独症”等等就是因此形成的。从小生活在小家庭的孩子比之从小生活在大家庭的孩子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尤其是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奉献精神、关爱精神、独立精神、生活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天然不足。
婚姻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心理需要。一个人除了个人性格和身体缺陷的原因之外,如果一生得不到婚姻的愉悦一定会给个人、家庭或者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甚至破坏。“剩男多在农村,剩女多在城镇”。这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以“婚姻梯度挤压”而挤压出的畸形婚姻形态。“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女孩子向往美满婚姻,择偶倾向于“男强于女”也属正常。在未计划生育年代,由于出生率高、城镇化率低,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婚姻基本得到满足。但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本来就低的出生率中,男性已经大大高于女性。加之男性择偶年龄又大大宽于女性,男多女少的情形就更加的严重。其娶不上媳妇的挤压结果的最终承担着自然是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和“贫困”男生了。比如北京,即使条件很差的男士也基本不愁找不到媳妇,北京找不到外地找,城市找不到农村找,发达地区找不到贫困地区找……有人到越南买媳妇就是这个道理。相应的,城市女青年,尤其是女高知,“高不着,低不就”,势必形成真“空地带”,最后只能选择“爷孙配”或者不婚。这两种婚姻情况,都非正常的社会形态,对社会、家庭和个人的身心和幸福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危害社会。比如淫乱、性侵或暴力犯罪。
父亲是家庭的脊柱和栋梁。一个缺乏父爱,缺少父亲教育的孩子性格一定会有很多的性格缺点。有人曾提出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育,女性教师偏多,男性教师不足,造成男孩子女性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现在在我国,无数的家庭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留守,更严重的是父母都在外打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留守。如此的家庭形态和教育形式如何能不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和性格养成造成不好的影响。“父亲在照料孩子时发挥作用有限。”说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很沉重。中国的男人真的太苦了!孩子要上学,父母要赡养,全家要吃喝……哪一个父亲不想多陪陪孩子,承担起照料孩子的责任?但是,他们欲哭无泪啊,他们只能抛妻别子、忍受为人子为人父的痛苦出外谋生啊!为了孩子只能抛弃孩子——这就是很多父亲的人生常态!
综上所述,《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报告出了我国家庭的诸多现实问题,有的令人惊心,有的令人痛苦,有的令人喷泪,有的令人害怕,而没有一条令人欣喜。
家庭问题,说到底是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不好,就会出社会乱子。我们切不要把这份报告当成一般的报告,一个无足轻重的报告,它反映的事实和忧患足可以使我们惊心,不重视,不着力解决不行啊!
2015/5/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3

主题

1549

帖子

180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0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5-17 18:39: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庭问题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如果有钱了,谁还愿意漂泊在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

561

主题

3396

帖子

3741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374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5-5-17 20:51: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个大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