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bbs.cnhubei.com/thread-3721197-1-1.html
[转帖]小镇,让居民在自家土地上盖房子,才会有个性。
-----中国发改委主任李铁:为什么城镇化慢下来了。(人民网2015)
作者: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 李铁
农村不要复制大城市的模式,特别是一些小镇。让居民在自家土地上盖房子,才会有个性,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服务业,才有生命力、有活力,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近日,在中国绿公司年会的“再城市化的机会”分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与各位嘉宾展开了深入对话,以下为观点整理。
为什么城镇化“冷”下来了?
到了今天,过去的城镇化模式基本已经走到尽头,房子卖不出去了。现在,靠卖地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地方官都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而房地产开发商又面临什么情况?由于反腐、结构性过剩等各种原因,开发的房子卖不出去,最终导致了整个经济面临下滑压力。“大干快上”的城镇化到了尽头,同时又遭遇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低谷,所以热乎劲就没了。
慧城市给了我们无数想象的空间,但是绝不是某一个单一的内容。
不是每个人进城都是好事
第一,我们现在有13.4亿人口,到人口高峰期是14.2亿,如果普遍放开二胎,人口高峰最高可能是14.4亿,这是一个人口问题。第二,我们现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9%,不到40%,还有8亿多甚至9亿的农民还在农村。第三,城乡差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缩小了很多,到中西部地区看,城乡差距还是很大。所以,这个工程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很多人站在城市看农村,但如果把所有农村问题都拿到城里来解决,那么将会带来更大的问题。我们想象的城镇化和实际发生的城镇化不一样,如果出于好意而强迫农民进城,可当农民进城以后,虽然换了新房,但他们吃什么、喝什么?收入怎么办,消费怎么增加?不是每个人进城都是好事,要是没有工作,而消费成本却大大增加,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用一句话归纳就是:不能拿城里人的理想来要求农村。
农村不要复制大城市模式,要有个性
全世界的国家,第一次城市化进程时,房子都是在自己家的地上盖起来的;再城市化进程的时候,随着城市地价提高,会形成城市更新,这是普遍现象。韩国和中国有类似的新城建设现象,也都有拆迁。但是对于农村和乡镇来说,我特别希望让他们在自家地上盖房子,别去拆迁。
现在很难找到过去有历史痕迹和文化底蕴的城市了,为什么?都被拆掉了,建成了同一个模样。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古镇?因为古镇都是自家盖的房子,有贫富差距,形成大房子、小房子,鳞次栉比,最后都保留下来了。
农村不要复制大城市的模式,特别是一些小镇。让居民在自家土地上盖房子,才会有个性,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服务业,才有生命力、有活力,才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