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
李梦丹(后排右)和队友在一起
速降
桥降 她玩攀岩、速降、桥降等高难度极限运动,但她玩的不是心跳,而是在为成立荆门蓝天救援队做准备工作。她,就是今年26岁的李梦丹,湖北东润木业有限公司的一名会计,她因户外运动而爱上公益,因热爱公益而决定筹建蓝天救援队,为荆门的户外运动保驾护航。 筹建蓝天救援队,为荆门的户外运动保驾护航 李梦丹是个开朗、大方、善良的女孩,极富爱心,也非常热爱户外环保活动。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给李梦丹内心深处带来极大的震撼,她很想去震区参加救援,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灾民多一份生存的机会。但她却束手无策,因为她根本不懂专业的救援技术。 2013年,李梦丹在深圳的哥们吴雁行加入了深圳蓝天救援队,从事野外救援活动。 通过吴雁行,李梦丹了解到,蓝天救援队是2007年由一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自愿发起成立的民间公益性团体,专门从事户外遇险救援活动。之后,在全国各省市成立了很多分队,开展各辖区范围内的户外救援及全国性紧急灾害救援活动。 蓝天救援队所做的事,就是自己梦寐以求想做的事啊!但荆门没有这样的组织,在吴雁行的建议下,李梦丹决定申请加入到蓝天救援队中去,成立荆门分队,为荆门的户外运动保驾护航。之后,她联系上了蓝天救援队湖北地区的负责人皮建军,在他的指导下,2013年年底,她开始一步步筹建荆门蓝天救援队。 第一步就是要招募队员,然后进行最基本的身体素质考核和装备使用练习,以及最基本的技术训练,最后再挑选接受能力较强又富有爱心的队员去总部参加急救员培训、技术装备使用培训、无线电应急通信培训、等高图、卫星图读图等培训。 目前已经有13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向李梦丹递交了申请表。每个周末,李梦丹就会和队友一起进行SRT(单绳技术)训练,有空的时候,还会去120急救中心学习急救知识,到消防队员学习速降技术。 学习攀岩、速降和桥降,锻炼力量、胆量、意志力 攀岩、速降、桥降……这都是救援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挑战自我的极限运动,为了蓝天救援队,李梦丹决定学会并娴熟地掌握。 今年6月21日上午,她和队友到圣境山一处近二十米高的岩壁处学习攀岩,请了荆门几位极限运动高手当教练。 攀岩是系上安全带和护绳,然后利用岩石上的裂缝、洞穴、突起等天然把手攀登陡峭岩壁的运动。 站在山脚下,望着陡峭的岩壁,李梦丹有些胆寒,在队友的鼓励下,她鼓起勇气,迈动了攀岩的第一步。她的心怦怦直跳,手心都是汗,腿止不住颤抖,但肩负着蓝天救援队的重任,让她战胜了莫大的恐惧,开始一步一步向上攀。虽然第一次因为体力和技术问题离登顶还有3米的距离,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当她降到地面上的时候,捂住怦怦直跳的胸口,为自己战胜恐惧感到骄傲。因为她知道,参与攀岩,会让人在与悬崖峭壁的抗衡中学会坚强,在与大山的拥抱中感受宽容,在征服攀登路线后享受成功与胜利的喜悦。 6月21日上午体验了让人心惊肉跳的攀岩,下午李梦丹和队友来到漳河的清静庵桥,学习桥降。 桥降,就是从桥上降落下来,需要沿着绳索,借助下降器的控制往下溜。看似容易的桥降仍然是一个勇敢者的运动,除了要克服对高度与失重的恐惧心理,还要准备合格的装备,掌握正确的操作方式。 当李梦丹站在23米高的桥上,望着不疾不速的流水,不会游泳的她变得犹豫不决。她穿上救生衣,默默地看队友示范桥降的动作要领,一个队友开始桥降了,只听“咚”的一声,水花四溅处,队友冒出了头。李梦丹不禁为他鼓起了掌,心情也一下子放松了。她系好安全带做好保护,爬到桥的另一边,在队友的指导下摆好姿势,慢慢下降。离开桥后,她整个人悬空了,接着“咚”的一声,溅起的水花将她掩埋在水里,因为穿着救生衣,她很快浮出了水面,并借助救生衣的浮力开始了游泳,以前一直学不会游泳的她竟然突然间无师自通,游到了岸边,这让她感到万分惊喜。 有了第一次顺利的桥降,第二次桥降时一切顾虑都消除了,带给她的只有欢笑和惊喜,她开始一次次练习桥降,并终于学会了多年不会的游泳。 桥降是速降的一种,学会了桥降,再学速降就很容易了,李梦丹一学就会,并爱上了这项极限运动。 周末或有空时,李梦丹就会和队友去练习攀岩、速降、桥降,以此锻炼力量、胆量、意志力。 前方的路很长很难,用毅力和恒心作伴 筹建蓝天救援队一年多来,除了学技术学救援知识,李梦丹组织过黑山失踪医生陈乐的搜寻工作,也组织过暑期安全防溺水知识公益讲座…… 李梦丹知道,筹建蓝天救援队的过程很艰难,还有很多技术和知识要学习,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但她不会后退,她将继续招募能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大家一起训练,一起学习,用更精湛的救援技术,更专业的户外知识,让荆门的户外运动走得更远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