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尉
 
- 积分
- 2747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入伏后,持续的高温天气炙烤全城,各大医院的急诊也迎来夏季就诊高峰。对此,不少医学专家提醒,炎炎夏日,市民要谨防夏季高发疾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学会科学适度地使用空调,艳阳高照更要警惕皮肤病。
“闷热”难受可能是中风信号
在高温环境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加快,极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症状。如果再加上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血液浓缩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脑血栓或是心脏猝死。
同时,夏季人们往往胃口不好,饮食不好,而且吃生冷较多,容易出现腹泻,这些都会导致体内有效循环血量下降,血液浓缩,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心脑组织供血受到影响而出现缺血,重则出现心梗、脑梗塞。
“在夏季,尤其是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泳烨告诉记者,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中风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很快出现中风症状,使家人措手不及。
陈泳烨提醒,老年人一旦感觉“闷热”难受,常可能是中风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肢体感觉异常,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之故,而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
空调使用每隔两三小时要通风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使用空调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多,但享受凉爽的同时,空调病也在悄悄地靠近。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陈敬河介绍,夏季本不易患呼吸道疾病,但近年来门诊病人有增多的趋势,这与人们长时间呆在室内空调环境有关。
呼吸道是最脆弱的,冷气一旦攻破了呼吸道的脆弱“防线”,则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而且空调不及时清洗很容易滋生细菌,使人出现发热、怕冷、肌肉酸痛、干咳等症状。
“屋子里虽凉,但是湿度却太低,这对人们眼、鼻的黏膜都不利。”陈敬河说,干燥的环境适合病菌和病毒的生存,人们觉得鼻子、嗓子发干的时候就要特别小心病毒侵入了。同时,屋里的尘埃、尘螨流通不出去,有过敏体质的人还很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陈敬河介绍,在他们科室经常碰到“胸闷气短、浑身乏力、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的病人,其中不少被诊断为“空调病”。除此之外,常处于密闭的空调房间还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四肢麻木、肠胃不适等症状。
酷暑难耐,预防“空调病”要学会科学适度地使用空调。陈敬河建议,使用空调的温度不能过低,一般在26°左右,每两三个小时就要通风透气,夜间睡觉最好不要通宵开空调,更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吹在身上。
多穿透气吸汗宽松的棉布衣服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日光照射强烈,环境中动植物都处于旺盛的繁殖期,加之人体大量出汗、皮肤的暴露部位增多等原因,使得夏季成为皮肤病的多发季节。
据市二医院皮肤科医师高军介绍,夏季最爱滋扰人群的皮肤病包括虫咬皮炎、日光性皮炎、夏季皮炎、感染性皮肤病四大类。
夏天蚊虫多,皮肤最容易受到各种有毒昆虫的叮咬侵袭,出现大小不一的红色丘疹,瘙痒难耐,过敏严重时还会起大疱。
夏季户外活动要做好有毒虫咬的防护,刮大风时要防止树上昆虫的毒毛侵袭。平时要注意室内外卫生,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对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婴幼儿要用蚊帐。
对此,高军提醒,发生虫咬皮炎后可用炉甘石洗剂和卤米松软膏,必要时可以口服抗过敏药物,严重时去医院请医生处理。
对日光敏感性较强的病人,高军建议患者外出时做好防护,尤其要避免漂流、溯溪等水上项目结束后的日光暴晒。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在夏季皮肤病的预防方面,高军认为,要尽量身处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多喝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要穿衣首选透气性好、吸汗、样式宽松的棉布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