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现有在海事部门登记的船舶54艘,其中营运旅游船舶44艘,原30艘货船经整治全部退出水路运输市场。记者24日从市交通部门了解到,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加强旅游码头行业管理等多项整顿措施,有效防止了营运船舶对漳河水资源造成污染。 根据规定,漳河库区凡再新增旅游船舶,都必须经环保部门审批,并按要求配备防污设备,如生活垃圾回收容器、油水分离器或集污盘等;积极鼓励相关企业和涉水执法单位加快淘汰老旧船舶步伐,引导发展高等级、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的标准船型,选用节能降耗设备。为确保所有营运船舶“零排放”,2014年海事部门在漳河水域共出动海巡艇30艘次,巡查400艘次,巡航里程600公里,有效防止了船舶污染水域环境事件发生;同时严打“三无”船舶,去年以来共查处非法船舶12艘,其中扣押5艘,强制解除动力4艘,船主自行起坡上岸3艘,净化了水路运输市场环境。 我市在新建的漳河旅游码头设立了垃圾回收站和废油回收池,在漳河煤厂、观音岛、李家洲大坝等5个临时停靠点均设立简易垃圾回收容器,今年共回收船舶生活垃圾15000公斤、油污水600公斤,完善了漳河港口、码头、临时停靠点的船舶水域污染物接收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