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道中的城市慢行生活 
东方大道现状 
东方大道、国槐大道路线图 
团城山公园绿道效果图 
东方大道改建后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丁欢)昨日,记者从市建委获悉,《黄石市城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通过规委会审定,这意味着,2015年黄石市在城区改造和新建10条(示范段)总长为38.45公里市域绿道即将开建。根据规划,大部分工程将在年底完工。
这10条绿道分别为环青山湖、东方大道—槐香园绿道、圣明路及柯尔山—白马山、磁湖北岸、湖滨路绿化长廊、广电中心南沿湖、磁湖西北片、滨湖路和逸趣园路。其中前面4条绿道为新建型,后面6条为改建型。
“在现有城市道路或游览小道的基础上,新建或改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慢行系统,以绿道绿廊为纽带,连接城区间公园、景区景点等公共休闲绿地。”市建委勘察设计科科长胡晓明介绍。
据了解,《2015黄石市城区绿道项目建设方案》中共规划绿道约400km,其中,主线长度约为205km,次线长度约为195km,分三个阶段完成。近期:(2015—2016)完成示范段的建设;中期:(2016—2020)搭建整体绿道框架,规划区绿道基本建成;远期:(2020—2049)三级绿道推进,完善网络系统,提升服务水平,形成网络化的绿道系统。
大建自行车道
刷成彩色沥青
在黄石,有很多爱好骑车的市民。
2011年,一期环磁湖自行车景观游览线投入使用,这是黄石第一条自行车绿道。 但这条绿道起于团城山公园大门,止于湖北理工学院中门,全长4.4公里,还不能基本上绕完磁湖北岸一圈。
我市区域规模适中,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十分适合自行车出行。
在本轮绿道规划中,有多条道路都新建自行车道,并借鉴广州、深圳等其他城市的一种做法,刷上红色等不同颜色的彩色沥青,跟旁边的机动车道和人行车道区分开来。
建成了,会像彩虹一样漂亮。
同时,又可以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业,为市民绿色出行创造条件。
在湖南株洲,该市的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业更成为城市交通一大亮点。该市一次性投资1000多万元购置20万多辆特种自行车,并在市区200多个地点设立无人管理的便民自行车公共租赁点。
市民只需花300元购买使用卡,就可以每次在市内免费骑行三小时,还可在市区不足1公里处就有的租赁点取车还车。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设立,不仅为市民绿色出行、减少大气和噪音污染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解决了公交难以到达小街小巷的问题。
东方大道变化大
菜园转身变绿道
铁山区绿道总长度2.37公里。开工时间为8月份,年底前完工。
东方大道,由孝达门途经北纬30度广场,终止于旅游大道交叉口处,总长1370 米。 而这段的绿道建成后,变化将是最大的。
目前的东方大道两旁是菜园和耕田,与车行道间隔不到2米的人行道上,行道树少得可怜。
根据规划,绿道建成后,这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结合现东方大道道路断面,通过加宽道路北侧的人行道形成自行车道,增加道路绿化、建设2处驿站、设置8个标识、建设2个节点。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自行车道穿行而过,干净而舒适。
而国槐大道绿道,由国家矿山公园大门,途经槐香园,终点到与东方大道交汇处,总长1公里。
打通环青山湖
绿道绕湖一圈
说起青山湖,很多黄石人都会摇摇头,深深地叹一口气,如今它已和“恶臭”、“污染”、“拯救”等词为伴。
青山湖沿岸垃圾满地。一到夏天,湖面飘荡着大量死鱼,湖水臭不可闻,令人作呕。
青山湖昔日的美丽已彻底消失。
如今,整个湖面由一个整体变成4个相连的小分湖。即将开建的环青山湖绿道,就是环绕青山湖1号湖、2号湖、3号湖和4号湖,结合现状人行道设置,形成环线,总长约7公里,设有6处驿站,供给市民休息。
1号湖(湖师大剧院后)绿道,西岸将利用湖滨大道现状人行道翻新为综合绿道;北岸公园范围内新建一条综合绿道;北岸东段利用公园路人行道翻新为综合绿道;南岸西侧利用现状人行道翻新为自行车道,人行路线引导至现状湖边栈道。
进入湖北师范学院后,利用现状人行道,拓宽修建新的综合绿道。
从湖师后门(原青山湖公园)沿湖前行,2号湖北岸将翻建成为综合绿道,外侧保留1.5M宽通槽绿化,种上花花草草,还有自行车道。南岸西段在绿地中设置3米宽的综合绿道。
继续前行,3号湖(2医院附近)周边利用现状人行道翻建成为综合绿道,绿道与车行道之间留出1.5M宽的通槽绿带。在绿地空间充足处,再结合活动空间,增加人行慢步道。
而4号湖(九曲桥)之间,南岸在现状水泥路靠近湖面一侧新建综合绿道,并利用现状平板桥贯通南岸和东岸。
综合整治以及绿道建成后,或许能还市民一个更加美丽的青山湖。
沿绿道建驿站
综合服务市民 为更好地服务市民,近期规划中拟建27个绿道驿站。
柯尔山白马山公园目前共有7个驿站(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有的驿站服务内容为停自行车和休息;有的驿站相对场地大点,设有廊架可供避雨。
10个绿道,均有驿站分布。
建设这些绿道(服务)驿站,旨在做好市区公园内人行绿道与市政道路上车行道的接驳,加快完善绿道网建设。同时,为解决大多数公园缺少游客服务点的问题,部分驿站将建成具有休憩避雨、单车停放、咨询服务等多用途的综合服务驿站。 公园改造似海绵
团城山公园改造,对沿现有道路两侧的樱花带进行改造,对现有道路路面进行改造形成综合慢行系统。并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在靠近山体一侧设置生态草坡,对初期雨水进行过滤,并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计划今年8月份开工,12月底前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