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鄙人生于一九五零年八月二日,今年国庆节时,我也是六十五岁的人了,是一个过了花甲年龄的老头啦。也正是今年,我家小女出嫁了!至此,我家的两家“分公司”业已成立,我们抚养教育下一代的使命终于大功告成!孩子们在我家的婚礼是中秋节那天办的,小亲家的婚礼定在十月二号在女婿的老家江西赣州举办。于是,我们应邀前往赣州参加孩子们的婚礼。我的国庆假期的生活,是从九月二十九日开始的。那天下午五点多钟,我们老两口踏上了k93前往赣州的列车。列车带着我们在满眼秋色的鄂东南原野上疾驰,无论是眼前的大市小县、工厂矿山,也无论是湖光山色、村野商埠,犹如一幕幕好莱坞大片的镜头,不停地在我们面前翻腾,真的有点让人眼花缭乱。进入江西境内则是另一番的景象,在这里兴许你再也看不到长江沿岸金色平原的旖旎风光,迎面奔涌而来的却是一片片绿色丘陵的大潮。它们在阳光的映射下,优雅的展现着它那山水田园——诗一般的美丽!过南昌,过吉安,过井冈山,这哪里是地理的跨越,但凡路过这里的人们,又有几人不会穿越时空回到朱毛创业的悠悠岁月?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经过当年血与火的洗礼和解放后几十年的磨砺,省城南昌已经成了华东地区一颗灿烂夺目的稀世明珠,我已经找不到它的旧模样,英雄的南昌人民已经完完全全的更新了他们的家园!我们是在茫茫的夜色中路过吉安和井冈山的,我依稀的从窗口看到了大山的影子,那似一堵黛色浓浓的城墙,绵延百十公里仍然看不到头。它让我想到了:就是这样一堵坚固的功勋墙,捍卫了朱毛红军,保住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就是这片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大地,成就了苦难的中国,凤凰涅磐的圣土!晚上十点多钟,我们终于抵达了赣南的客家摇篮——赣州。热情的小亲家夫妇把我们接到了他们的家中。
如果要细说,我的国庆节真的道不完。下面我只能向大家说个大概:一、玩赣州。赣州好玩,好就好在它那特殊的地域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唐代和五代,是赣州走向繁荣的时期。宋代,是赣州古代最繁荣时期。这时期的江南经济发展超过了黄河流域。由于西域丝绸之路受阻,中国对外贸易的通商渠道改走水上丝绸之路,即经赣州——大余翻越梅关古驿道,过广东出海,或会昌跨越筠门岭过福建出海等。这时,赣州城就成为长江、珠江、闽江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是全国繁华的三十个名城之一 。赣州古城的规模和格局,也于这一时期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也基本完善。八境台、古城墙和城内主要街道走向以及至今仍为赣州居民服务的地下水道“福寿沟”等也都是宋代的标志性建筑。赣州城是江西省保存名胜古迹最多的一个城市,以宋代文物古迹居多,其中有一部分文物是国家宋文化的孤品或精品。孤品有古城墙、福寿沟;精品有通天岩石窟。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设施,现在保存较好的有西安、南京、平遥、荆州、赣州等地,但是它们之中大多数都是明以后的,包括万里长城都是明朝时改为砖墙的。只有赣州是全国唯一的宋代砖城墙,保留有数以万计的“铭文城砖”,有记时的、记地名的、记人名的,有500多种。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是国宝。这如同一部史书,记载着古城的兴衰历史。从客家文化发展的渊源来看,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赣州城是他们重要的集结地,是客家人实至名归的摇篮。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它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彰显了客家人务实避虚的精神。
一是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赣南各地现存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建设风格别致,而且文化内蕴深厚,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
二是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客家语言经久不衰,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它本身所具有鲜明的个性。
三是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此外,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
四是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过去在赣南的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一入冬月,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共十二道大菜。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五是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在赣州,九月三十号我亲家陪我们游览了赣州城里的侑孤台公园、八景台、赣州古城墙和鱼脚尾公园,还参观了蒋经国在赣南的故居。在鱼尾脚公园,我看见章江和贡江在这里合为一江,即赣江。就像我们武汉的扬子江和汉江合为长江一样的非常壮观,大气磅礴。十月一日我亲家很忙,他们都在紧张的筹备着第二天的婚礼,我们插不上手,只能在宾馆周围的街面上到处走一走。十月二号我们参加了孩子们的婚礼。婚礼在赣南宾馆举行,煞是热闹。是不太典型的客家人的礼仪 ,女儿头一回坐上了披红挂彩的大花轿。我看见女婿卷着一条裤腿一蹦一跳,老远的向新娘的花轿跑去“迎新娘”。我女儿笑得真开心,我们也觉得很好玩,也很喜气!十月三号女儿的亲家舅舅也邀请我们到赣县参观了客家文化博物馆和赣州市博物馆,给我们平添了不少的地域文化知识。四号我们离开了赣州,女儿女婿他们去了兴国老家,继续他们的婚礼活动。 二、玩长汀。 离开赣州我们去往闽西的长汀,我们是坐赣南、闽西边区的“特别列车”去的 ,说它特别,是因为全国少有。它也是“k"字头的列车,但是票价极低,四个小时的车程一个人居然只收十块钱。我们因此也享受了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特殊照顾。长汀是闽西的一个县,是我年轻时当兵的地方,也是一个没有任何污染和拆迁破坏的地方,它很好的保留了它的古香古色和原汁原味的古城风貌。尤其是”店头街“的那种古风神韵,在我离开长汀后数十年的日子里,它总让我常常生出一种魂牵梦绕的眷恋。我曾经在心底悄悄的呼唤:长汀,你是我青春的恋人!无论生命如何坎坷,我都要回来看你的!正如一个外国友人说过:在中国有两个让人一见钟情的地方“一个是湘西的凤凰古城,再一个就是闽西的长汀。”这次我的夙愿得到了满足,全亏一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她就是我的老伴。她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但是为了我能了愿,她仍然带着病痛支持了我的长汀之行!在这里我要特别的感谢老伴!懂我、痛我的老婆。
三、玩三明和沙县。离开长汀,我们又开始了新的旅程,那就是乘大巴车慕名前往武夷山中的三明市和沙县 。三明是一个山清水秀,山水环绕的好地方。在我当兵的那些年每次坐火车路过都想下去看看,总未能成行。这次我终于看到了这片未曾看过的世界。三明有两个区:梅列区和三元区,还有几个县。虽然它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样华美,却不失山区城市的幽静和清洁,就像一个朴实无华的村姑,不带丝毫掩饰,却仍然能让我们感到它的天生丽质。沙县本来是一个没想去玩的地方,到三明后听说那里有高铁站,并且建了小吃文化城,我们就顺便去游历了一番,我们坐着大巴在路上走了四十多分钟,到了沙县,看了小吃文化城,吃了几种特色早点,如酸菜肉饼等,就麻利的回城了。
四、玩衡阳,看衡山。我们国庆游的最后一站是湖南的衡阳。我们是七号早上坐火车到的衡阳,主要是想去见识一下南岳衡山。在衡阳我们住在珠晖区中心车站的如家酒店里,这家酒店管理很规范,也很有特色。它的厅堂和卧室的主色调就是黄色和白色,这样的搭配很养眼,真让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上午我们坐市内公交车,去南岳旅游区游玩了享誉全国的南岳庙,在衡山周边地区转了一转,只是远眺了一下巍巍的衡山和它那高耸的宝塔,当然也就更是无缘亲见传说中的祝融峰了。我们之所以没有爬山,除了我的腿脚不太好以外,主要还是因为我们都上过黄山和泰山,衡山与它们相比,显然就没有多少魅力了!。下午,我们在城里逛了一下闹市区的解放大道,又在城内的中心花园里游玩了一会。转了一下当地的超市,买了一些回家送人的礼品,就再也没有出门了。实际上,经过几天连轴转的赣南、闽西游,到湖南后我们都觉得有些劳累了,不想再跑啦!
八号中午我们坐一点多钟的高铁回到武汉,然后坐动车回到了小别多日的家乡,到家时还不到下午六点钟。鄂州,我们回来了!家乡,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所有既定的任务,也 游玩了沿途的旅游景点,胜利凯旋了。对于我而言我觉得自己真的是大获全胜!这主要是因为不久之前我还是一个残疾人,中风的废人。什么事情都要老伴和小孩料理,连拿筷子吃饭都很困难。短短的三个多月,我居然又活过来了!这次我更是每天都背着十多斤的行旅包,还有两个小包包,上车下车,途中赶路,居然还总是走在老伴的前头。这不是胜利是什么?这就是我做回自己的实实在在的胜利。我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样的进步,我也充满自信的认为:我完全能够做回自己!做个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的硬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