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也会像我一样会在心里问这个问题,当你来到鹿苑坪这个四面绝壁巨大的天坑当中时,最引人注目的是鹿角朝天的标志性的山峰,然后脑海中立马会联想到,也许这就是鹿苑坪的来历,去年我第一次和倔强、糖姐、悠悠、小爱几个人去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当我们看到“开膛破肚”这样一个形象的大岩壁时,向导告诉我们鹿苑坪的真实来历和传说,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他们祖先为了躲避战乱,几十户人家迁徙到次,上面是新田村,已经有村民居住,也容不下这么多外来人,于是他们来到这个天坑,但是找不到下去的路,于是他们找到“开膛破肚”这个悬崖边,用18匹接起来白布发下去,然后拉着白布下到崖底,当所有人下去后,却发现没办法再回到上面了,这时有一只巨大的公鹿出现在他们面前,然后一路向天坑深处奔跑,于是他们中有几个强壮的年轻人跟着巨鹿的身后追赶,最后顺着鹿的指引找到了一条通往外界的小径,于是将这里取名:“鹿苑坪”。后来村民铺上石头就是今天的1520级通往外界的台阶。
位于恩施大峡谷开发区内的恩施市板桥镇,平均海拔1700米,但也有两条河流,一条叫刘廖河,一条叫中间河,鹿院坪即在中间河流域,深陷峡谷地缝中,四周绝壁环绕。从山上桥湾垭口到谷底桥湾,垂直落差500多米,从悬崖上凿路下去,因用了数十道之字拐,则要走1000多米当地人叫“四十二拐”的山间小道共有1520级台阶,差不多一公里路。因这种特殊的地势使得鹿院坪的山水林田路及农舍至今保持原生态。 鹿院坪位于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境内,恩施大峡谷沐府段上游,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村庄,全村30几户人家,进出村只靠一座搭建在峡谷之间的小木桥。鹿院坪面积约5平方公里,四周的悬崖构成了天然屏障,整个鹿院坪形似一个条形天坑,仅有崖上人工挖凿的小路供当地村民进出。境内平坦开阔、山清水秀,慕名而来的游客称之为“世外桃源”由于地理的特殊性,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不通公路的村落。进出村落,还全靠两条腿。村里的人们还沿用着几百年前的耕作方式。 自种茶叶自煮酒,用木柴烧火做饭。取暖随便出门就能挖到煤(煤是露裸在地表外的一种岩煤)。鹿院坪现在有39户,120余人,据说在两三百年前,村里的周姓、朱姓、裴姓先祖为了躲避战乱,从湖南广东一带,历经艰难跋涉,居然找到了这一小片与世隔绝的乐土。他们在这里开荒垦殖、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一代代过上了自给自足、和谐的生活 。村民的房屋都是以吊脚楼为主,主屋用木板架成,四周用栏杆围拢,非常通风、保暖,上盖瓦顶,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堆杂物。这些老式的家居建筑,显着历史的风貌,是土家族传统建筑的活化石。村民的食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都是自己生产,村中随处可见人工石磨、水磨、人工凿刻的石缸、独木风箱、风车、木储物器等生产生活工具。它们的古朴,凝固了历史,传递着远古的文化信息。
清江古河床,是近年来在湖北恩施州利川发现一条无人峡谷,方圆十里无人烟,其风光十分秀美。清江古代是在地表流淌的,不知何时地质发生了变化,在腾龙洞改为伏流了。清江在腾龙洞进入地下,伏流十多公里。从利川观彩峡独家村到清江伏流出口黑洞一带,过去曾是清江故道,清江改道后就留下了这段古河床。此线路目前未开发,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可以说是一条全面覆盖湖北各种山地地貌的线路,是一个微缩的喀斯特地貌,既有丛林、草坡、峡谷、又有碎石坡、巨石阵,原始洞穴、攀爬路段,堪称利川最美的户外徒步线路 鹿院坪,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相传是在明朝时期,一批湖南常德的难民逃荒到此地,带着南方的稻谷种子,但由于海拔较高,种下去颗粒无收,于是他们找到了这块小盆地,用绳索从那高高的峭壁上下来到此盆地,后面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直到今天……但由于四面都是高山,他们便跟着野鹿走过的兽道开发出了几条出山的小路,经过一代代人的修缮,就有了今天“四条小路上高山”的儿歌,鹿苑坪也因此得名。现在这片鲜有外人踏足的,无疑成了广大驴友流连忘返之地,说她“处处都是景”一点也不过分。此地有水帘洞,鹿饮潭,鹿嬉壁,地缝峡谷...自然景观(转自驴友“走遍地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