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地起高楼 到了2013年9月,富川大舞台顺风顺水地走过了一年,一年来景况到底如何呢?我们把富川大舞台的成长史拍成了一个专题片《平地起高楼》,同时请来了省、市专家与领导进行创新研讨。且听专家学者是如何说的吧。 省社科院副院长、省政府参事刘玉堂先生说:“富川大舞台是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它是阳新文化人与阳新文化时代发展碰撞出来的智慧火花;它是当前我省农村文化工作的一个崭新的实验园地,归纳起来有五个一:其一,它是非遗保护工作的先进模式。现在极少有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藏在深闺人来识的宝贝。可以说,有的非遗不非,也有的非遗不遗。但是阳新文化人,说准确一点是阳新文化人利用富川大舞台保护了原汁原味的阳新采茶戏及其它民间艺术。这里,我们看到了将非遗工作重心放到了群众之中,让广大阳新人民群众参与到各种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中来。其二,富川大舞台成为了文化惠民工程的有效载体。我个人片面的认为,现在全国各地的送戏下乡、送图书下乡都有点走形式。而阳新选择一个理想的场所,打造一个属于阳新人民大众的富川大舞台,让老百姓自发而来,高兴而归,这个很好,这才是真正的文化惠民。其三,富川大舞台是阳新各类文艺人才锻炼的场所。农村艺人与城市艺人;专业人才与业余人才;少儿人才与成年人才等都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锻炼。从阳新城乡的群众文化十分活跃这个层面上,可以看到富川大舞台的辐射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其四,富川大舞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从我走访得知的资料去观察,富川大舞台的演出节目都是弘扬正能量的东西,即令是演绎传统戏,也是剔除了低俗部分的,农民们选择上演节目,也是事前挑拣一番,生怕自己的文艺节目被这个大舞台淘汰出局。这个机制好,有栏目组,有艺术总监,有总导演,层层把关,符合文化阵地的特殊规律。其五,富川大舞台是阳新县委、县政府文化强县的有力举措。阳新历史的文化底蕴很深厚,我查看了阳新志,阳新有国师府、太师墓、半壁山古战场、甘宁与三月三、伍子胥与伍家祠、孟嘉与龙山落帽、钟繇与钟山墨池,苏东坡与铁壁、明后七子吴国伦、阳新采茶戏、阳新布贴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是文化的抓手。富川大舞台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你们更有智慧去开拓更宽阔的领域,更光明的前景。富川大舞台虽然有着这几个方面的优长之处,但要走得更远,更好,我还有几个建议:一是,场地还要租金,这个负担由一个负责群众文化的公益单位自掏腰包,显然是有问题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将会影响到日后的存续问题。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能是当地政府来解决,政府也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二是,文艺也可以走市场化之路或是走出与商家合作的道路。这么好的舞台,这么一个需要媒体传播的经济时代,二者寻找结合点,应该也是没有问题。三是,大舞台本身的工作量负担问题,能否解决这日复一日的节目源?如果节目来源有问题,我建议你们瘦身。 《戏剧之家》总编吴光朝显然很兴奋,他日常工作都在与戏剧及戏曲舞台打交道,可以这样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接触到这样一个完全服务人民的舞台。他激动地说:“富川大舞台一年多时间为群众免费演出200多场,直接服务群众30万多人,简直是一个县城的神话,太感人了。我觉得应该好好总结,好好推广。”我直观认为富川大舞台是依托本地特色文化走出来的一个文化品牌,这个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同时富川大舞台在日常实践中又是传播区域文化资源的好抓手,它没有“作秀”的成份,而是实打实的推动本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得民心,合民意。我建议要做出区域性有影响的地方文化品牌,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一是,要在当地文化内核上下大力气,要把采茶戏作为大舞台建设的基本内核,要在日常演出中突出阳新采茶戏的份量,只有把属于本土特有而其他地方不可复制的文化品牌,才是倒不下去的。二是,在明确和强化了大舞台阳新采茶戏这个内核之后,要花大力气去充分挖掘和宣传这个“唯一”的内核的影响,在适当大的区域内适时适度地去扩大影响。 市文化局曹慧然、陈芳两位科长、馆长也从黄石的区域文化地位上来推崇富川大舞台的建设成果。 省群艺馆副馆长张晓惠的发言是很鼓舞人的。她认为作为文化人在实现中国梦中如何作为,是文化人的思考与纠结,但看了富川大舞台之后,认识渐为清晰。她截然地说:“富川大舞台定位很准确,这既是文化部门在政府工作中的准确定位,也是非遗保护工作在地方文化工作平台上的一个亮丽呈现。这个舞台实际上起到了让老百姓在观看地方戏和其他民间艺术表演时,在感观上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下一步把阳新采茶戏和阳新布贴都在这个舞台得到一个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沈虹光厅长在研讨会上作了压轴发言,她讲:“我从阳新采茶戏接触到富川大舞台,没有富川大舞台的时候,阳新采茶戏的表现是零碎的、无序的。那么,富川大舞台成立以后,我再来看阳新采茶戏,眼前为之一亮。一批文化人、民间艺术家,都在积极打造地方文化产品。这样一下子,效果就出来了。我倒建议:大舞台的建设要有一个研究阳新地方文化或地方艺术的工作班子,这个班子要脚踏实地去探索阳新特有的艺术东西,张弛有度,普及与提高同步,专业与业余共赢。其次是在栏目打造上,再下功夫,是不是更有阳新特色一点呢?不要太花,不要太热闹,坚持一个特色,打造下去,必有成果。其三是大舞台要推人,通过大舞台出戏,出人,出影响,这也是尤为重要的。 我把2013年富川大舞台专家学者的意见记录下来,是为了保存这份美好的记忆,也是为了日后发展记录宝贵经验,更是一份再上新台阶的力量源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名师教诲,金玉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