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扶贫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贫困人口数主要是根据统计抽样调查数据算出来的,至于谁是真正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能脱贫,还缺乏深度调查和科学分析。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存在分散、细碎的现象,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的合力不够,扶贫资金发挥效益和辐射功能的彰显力不够。所以我们要做到精准扶贫,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解决困难。 要做到精准扶贫,前提要做到精确识别。谁是真正的贫困户?要通过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创新方法,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户的全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参与,将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的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平台,做到“一户一网页、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一年一结果、一年一核查”。 要做到精准扶贫,关键要精确实施政策。精准识别后要对贫困户进行科学精准分类,然后精确施策。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准症结,开好“药方”,因户施策,确保扶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对有劳动能力的,采取产业扶贫、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无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的,通过低保、医保、大病救助等政策实施扶贫;对生存环境恶劣、就地脱贫难度大的,进行易地搬迁安居扶贫等。 要做到精准扶贫,需要有好的管理保证。要通过精准管理,建立健全扶贫攻坚长效机制。这包括健全扶贫资金投入和管理机制、健全干部帮扶机制、健全督促考核机制。对扶贫资金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制度,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要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要加强农户信息管理,建立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 要做到精准扶贫,还要做到精准帮扶。完善定点指导一个贫困县、联系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几户贫困户的机制,及省直部门、国有企业驻县定点扶贫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引导全社会力量帮扶贫困户。 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应该做到带着责任、带着感情,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确保对象精确到户、措施制定到户、成效显现到户,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