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892|回复: 4

[魅力阳新] 阳新银山与世外桃源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4

主题

311

帖子

443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4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5-11-9 11: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银山位于兴国州(现湖北阳新)州城之北,由十多座山峰环绕而成,自古为荆楚风景名胜地。

  银山主峰犹如浪涛在群峰中突起,巍然屹立。春夏山花烂漫,山鸟和鸣,松林郁郁,泉水潺潺,极尽林壑幽胜之美。秋冬时节,满山红叶似火,或冰封一片恰似一派北国风光。山中多奇石,有黑色铁石,有褐色锰石,有绛色铜石,有红色汞石。
  银山处处是风景,有仙洞、铁壁、乳公泉、龙王泉、朱砂岩、云谷、风谷、雪坡、银艇、牧羊洞、和尚洞、太孔洞、石佛洞、翰林洞、武源经、桃花潭、放生塘、飞仙台、普陀岩、晒经石等名胜。
  银山在宋代就开始兴办银矿,冶炼银铁,留有银矿采冶遗址,故称银山,有“江南第一炉”之说。山中有沉寂得如迷一样的小村落,百年金枫,千载银杏,点缀其间,有董姓湾古村落,有清代翰林学士卢高故居和他的白臼山庄,更有太上老君、陶渊明、苏东坡等古圣先贤的足迹,使得银山充满神奇的色彩。
  
  魏晋名士隐居地
  
  银山原叫南山,为何改叫银山?据传与一位隐士有关。
  魏晋时期,天下多故。邦无道则隐,名士纷纷退隐山林,以求全身远祸。兴国州那时称江夏郡下雉县,现在的阳新县城叫富川城,是仅次于下雉州城的大集镇。一天,从富川城来了一位隐世高人,人们只知道他姓白,在南山脚下富水河边结草为庐,屋子里不放床,只铺着草垫子,一年四季都是一身单衣,年纪一百四五十岁了,仙风道骨,鹤发童颜。附近的乡民知道他是个异人,很敬重他。他经常服食五石散,并把白石分给乡民,像煮芋头那样煮熟了来吃,乡民因此多长寿。他每天进山砍柴,然后把柴送给乡民,先从村头第一家开始,一家一家地分送柴禾,周而复始。白隐士每次把柴禾挑到人家门外时,如果主人看见,盛情请他进屋用餐,隐士也不客气,坐下吃了就走。如果没有人看见,就把柴禾放到门外,转身就走。乡民过意不去,欲登门致谢,他将门闭上,一句话也不说。久而久之,乡民受他的柴禾也就心安理得了。
  有一天白隐士的草庐失火,人们忙去救火,只见隐士端坐在火焰中,草庐已经烧成灰烬,他的毛发和衣服却没烧着,人们惊讶得吐出了舌头。后来隐士又把草庐盖了起来,忽然下了一场大雪,很多房子都被大雪压塌了,隐士的草庐也被雪压倒。人们去看时,找不着他,害怕他已冻死,就扒开草庐寻找,只见隐士卧在雪底下熟睡,面色红润,呼吸均匀,如同在盛暑时醉卧的状态。很多人想向他学道。隐士说:“我没有道。”
  南山下有个叫李纯阳的年轻人,满腹经纶,素有青云之志,不愿为功名利禄折腰,隐居在山野,作一钓客。这天,他身披蓑衣,聚精会神地在富河边垂钓,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吟道:“河边问居士,鱼儿自在否?愿者自上钩,云深是归宿。”
  李纯阳闻声如醍醐灌顶,转身望去,白隐士如野鹤闲云般飘到面前。李纯阳忙扔下鱼杆跪下道:“老师点开弟子迷雾,弟子请求随老师修道,愿老师不弃。”
  白隐士轻轻一挥手中麈尾,一朵白云落在李纯阳身边,两人踏上白云,冉冉飞升太空。白隐士感念当地乡民品性纯良,念动真言,又将拂尘一挥,山石遂化为银铁,再一挥麈尾,山体翻覆过来,将银铁掩埋。
  乡民知道两人都已成仙,就在山上修了一座道观,是为岩前仙观,以纪念白隐士。隋灭陈时,该道观毁于战火。
  北宋初年,南山发现大量银矿石,于是在此兴办银矿,冶炼银铁,留有银矿采冶遗址,南山因此改称银山,有“江南第一炉”之说。
  
  世外桃源的原型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他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世外桃源。它是作者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的境界和社会。
  千百年来,专家学者认定,世外桃源虽然虚幻怪异,但又是实有其地的胜境。桃花源原型到底在哪里,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山,有说是庐山康王谷,也有说是湖南常德桃源县境内。而古兴国州流传下来的说法值得专家研究参考,这就是桃花源原型就在银山之中。
  陶渊明与古兴国州有何关联呢?
  这里先要提陶渊明的外祖父——东晋名士孟嘉。孟嘉字万年,历任东晋庐陵从事、安西大将军功曹、江州别驾、巴丘令、荆州刺史参军。晚年任阳新令,良谋善政,阳新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孟嘉因此被誉为“无与伦比之阳新贤令”,死后葬阳新县,子孙遂以阳新为家。曾祖父孟宗是三国时吴国豫章太守,官至司空,曾以行孝著称于世。岳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被封为长沙郡公。孟嘉为陶侃第十女婿。孟嘉的第四女儿又嫁给陶侃之孙陶逸,生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孟嘉的第五女儿也嫁给陶逸,生渊明同父异母妹妹翠莲。
  陶渊明虽然出身名门,但到他父亲一代,家势衰落。他八岁丧父,十二岁庶母病逝,与生母孟氏和同父异母妹妹三人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家里生活。外祖父家里藏书甚多,陶渊明得以饱读古籍,为后来成为东晋大诗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时孟嘉虽已去逝,但陶渊明通过母亲对外祖父为人处世了解得非常透彻。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和社会的黑暗让他对统治者无比愤慨。他本有济世志,一直称道外祖父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遗风。读书之余,常游览阳新风景名胜,对阳新的山水人物、民俗风情深有了解。
  银山群峰中有一座桃花山,山上遍植桃树,每至阳春三月,桃花灼灼。山腰有块巨大的岩石,峥嵘嶙峋,势若飞来,岩下有个大石洞,深不可测,光线明灭变幻,泉水自洞中飞漱而出,如抛珠撒玉,流到山下形成一泓石潭,潭水深邃,清澈甘冽,四周碧树环合。这个石洞取名武源经,石潭取名桃花潭。
  当年富水河一直流到山下,与桃花潭相接,碧波荡漾,两岸数百步都是桃花,再往外是杨柳,落英缤纷,颇有诗情画意,真如神仙之境,与《桃花源记》的描写毫无二致。
  当地流传,当年陶渊明曾多次上桃花山探访武源经和桃花潭,后来以桃花潭为原型,参照外祖父治理阳新的故事以及当地传说和风情,虚构了世外桃源,写成传颂千古的《桃花源记》。
  明进士、贵州按察使郑宗学有《桃花潭怀古二绝》,其一:“桃泉洞口遍桑麻,斜日疏篱见酒家。怅忆避秦人已远,相逢莫问武陵花。”其二:“路入桃川辙已穷,行人指点避秦宫。临溪欲向渔郎问,只是迷津不可通。”可视作传说的注脚。
  
  东坡银山书铁壁
  
  使银山闻名遐迩的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书的摩崖石刻“铁壁”,故素有“东坡银山铁壁”之称。东坡之后,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南宋著名诗人王质有《银山》诗道:“但听清圆不觉喧,松床纱帐腹便便。草深稚子争烘日,树暖蜂雏懒趁烟。无事石床频打睡,有时村店暂逃禅。寻花问柳山前后,隐隐钟声暮已传。”堪称绝唱。
  苏东坡为什么会来银山并且题“铁壁”二字呢?这事发生在谪居黄州之后。
  元丰七年(1084),宋神宗下旨将苏轼由谪居地黄州调为临近京师的汝州(今河南临汝)。接到调任的圣旨后,苏东坡当即决定到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弟弟苏辙。苏东坡由黄州赴筠州,兴国军(现黄石地区,北宋时称兴国军,后称兴国州)位于黄州之南,筠州之北,是途中必经之地。4月底,苏东坡从黄州出发,顺流而下,很快进入兴国军境内。经富池口,被富水河风光吸引,就入富池口溯河而上,到了银山。那时江堤尚没有修筑,江和湖连在一起,涨水季节,湖水浸到银山山腰。苏东坡见两岸山崖壁立,气象森严,于是让游船靠在山边,自己站在舱顶,手中巨笔如舞鹤游天,笔力入石三分,在山岩上写了“铁壁”两个正楷字,每字有一米见方,银钩铁划,真如狮蹲虎踞,书法与山崖天然合一。
  东坡摩崖石刻甫一出世,银山即成为文人学者瞻仰之地,吟诗题咏者不可胜数。
  杨祜游历东坡铁壁后,有诗道:“平野秋成趣,名山羡远过。清风喜纵览,逸思愧东坡。苔石萦文字,云门引薜萝。夕阳车马动,惆怅意如何?”
  民国湖北省咨议局刘慧澄《银山铁壁》道:“笑抛玉带镇禅关,游戏文章付等闲。两字摩崖千古在,银山价合重金山。”
  宋时兴国军人在“铁壁”摩崖石刻旁修建一座“铁壁”寺,至今香火不绝,成为阳新县一处旅游胜地。当时兴国军知军张釜题《银山寺》诗曰:“烟峦佳处有丛林,门掩春风一院深。我欲问禅无半偈,落花啼鸟自风吟。”
  苏东坡银山题“铁壁”意蕴深远。
  银山铁壁本是佛教用语,原指银铁坚硬,难以钻研,山壁险峻,难以攀越。譬如银山铁壁之难攀登。
  
  东坡墨池的传说

  银山群峰有一座白云山,山峰浑圆。山中有一口水池,由山泉汇聚而成,清澈甘冽,四周碧树环合。水池原名凤凰池,因苏东坡曾来山中游玩,并在池中洗墨,故改称东坡墨池。
  据传,白云山有“白云山下凤凰飞,仙牛脚踏凤凰背”之说。
  周文王之时,凤鸣岐山。
  凤凰是至圣至祥之灵禽,上达九霄逐日揽月,下达凡界祈福吉祥,凤凰出,世间清,凤鸣岐山,成就周朝八百年天下。
  周朝享国日久,昏君临朝,奸臣窃命,礼崩乐坏,天下渐渐不治。有一位鹤发童颜的智者知不可为,于是无为,骑牛西出函谷关,寻找归隐地。
  再说那翱翔于九天的凤凰身披五彩的羽衣,张开翅膀像彩缎一样,所到之处祥云纷飞,丹霞流动,就像神笔绘出的彩画在流动,在飞舞。当她飞经古吴越地的白云山上空时,见山上风光,万千变幻,就降落山头,白云山一时百鸟朝凤,引得太上老君的青牛,四足踏起祥云,来逐凤凰,老子止遏不住。凤凰见大天尊驾临,不敢接驾,急忙飞走了,青牛一足踏在凤凰栖息的岩石上,岩石轰然开裂,泉水汩汩涌出,于是,就有了这脉神泉——凤凰池。
  唐天宝年间,山中建了一座古寺,里面供奉三清,因传说的缘故,得名凤凰寺,寺内有联曰:“仙伴青山,云流物换;凤鸣兴国,月照风清。”
  再说东坡书铁壁后,游兴未尽,来到白云山,只见山桃烂漫,杨柳依依,溪流淙淙,山下村舍俨然,真如世外桃源,东坡先生心甚乐之,口占一律《过白云山》曰:“孤村行过三里遥,茅屋人家傍板桥。溪柳千条绿未已,山桃一树红无聊。斜阳鞭影驱归犊,出谷歌声送采樵。渔父不逢陶处士,武陵风景仗谁描。”
  东坡登上白云山,见古寺清雅非凡,便与好友宿住寺内,举杯畅饮。东坡生性好酒,酒又使他通达超然而风骨凛凛。酒酣之时,东坡与文人雅士填词赋诗,留下古词《鹧鸪天》曰:“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东坡狂草一通诗词后,便去寺后凤凰池洗墨,说来也怪,东坡握笔随手一甩,墨点洒落在山间竹叶上,从此,竹叶上便出现了墨色斑点,后称墨斑竹,也称坡公竹。水也变为墨色,并留下苏东坡一双脚印。白云山人为了纪念东坡,将凤凰寺更名为墨池寺,将凤凰池也更名为东坡墨池。
  白云山特产一种其色深浓的鲤鱼,传说是因食用了东坡的洗墨之水所致,因而名为“东坡墨鲤”。
  古寺历经战乱毁之又建,千百年来,惟有那一汪墨池依然如故。现殿堂建于1982年。大雄宝殿续建于2005年。既有墨池涓涓泉水,又有寺庙袅袅香烟,更有院外叠叠山峦。
  明代后七子之一的吴国伦亲临墨池作联曰:“游遍大江南北,铁壁何真?墨池何纫?山川只为文人重;览尽幽径烟花,松涛思绝,竹韵欲流,风月依然仙客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31

4万

主题

16万

帖子

19万

积分

中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9687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荆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州市 2015-11-9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126

主题

539

帖子

612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12
QQ

IP属地:湖北省黄石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石市 2015-11-9 17: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5

149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贵宾

阳新仙岛湖水手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2818

东湖服务奖章

QQ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5-11-9 23:08: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作者是谁?是汪翔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0

70

主题

367

帖子

420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20

IP属地:浙江省温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温州市 2015-11-14 10: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处银山,全然不知银山原来有如此厚重人文和秀美自然资源,我想银山人会很感谢各位的知识,这将对银山旅游开发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