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4时许,在城区南塔小学门口,总能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身着志愿者衣帽,手拿小红旗,疏导交通。他就是73岁的志愿者祝光贤,已义务“站岗”两年多了。
一个人改变了一群人
“摊位能移下吗,孩子们马上放学了。” “这边是交通路口,不能停车。” “你这车放得好,值得表扬。” …… 6日下午4时,在南塔小学门口,祝爹爹提醒接送孩子的家长规范停车,劝导周边摊主移到合适位置,400多米长的学生通道不到10分钟就疏通了。随着放学铃声响起,祝爹爹和几位志愿者分别走到学校附近两边路口,劝导司机放学时间绕道出行。半个多小时,学生走得差不多,祝爹爹长舒了一口气。 祝爹爹“指挥”交通,是从2年前开始的。那时他孙子在南塔小学读书,由于路窄车多,高峰期学生通道拥堵不堪,经常发生擦碰事故。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学校负责人和教师时常到校门口维持秩序。“我想自己退休了也没啥事,就组织几名家长和一些退休老人一起在校门口疏导交通。” 每天6:30,他穿好文明交通执勤马甲,带上口哨、小红旗从家中出发;7:00-8:00,在洋澜小学门口护送孩子过马路;11:00-12:00,在司法局路口岗亭疏导交通;下午4:00-5:00,在南塔小学门口疏导交通。这就是祝光贤老人的志愿者生活实录。
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
在祝爹爹的带动下,不少学生家长、周边社区一些老年人纷纷加入这支疏导交通的志愿服务队。 “孩子们看到家里人参加志愿服务,觉得很自豪,文明出行的意识更强了。” “祝爹爹你好啊,又来指挥交通啦!”家住文化宫附近的吴女士称,自己孩子在南塔小学二年级上学,每天她都要接送孩子,对学校门口交通状况的变化深有体会。 “以前学校放学后,校门口乱糟糟的,人多车多。很多家长直接将车骑到大门口,占据接小孩的‘有利地形’,有时堵在里面半天出不来。志愿者们每天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后,大家渐渐养成好习惯,会自觉把车停好。” 他们的举动也感动了许多家长。不少家长在高峰期主动“站岗执勤”。和祝爹爹同住一个小区的志愿者王晓霞说,几天前她已向祝爹爹提出申请,成为了一名志愿者,担当文明交通劝导员,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祝爷爷那么大年龄每天坚持维持秩序,我们更应该和他站在一起,做好这件事” 。 他们的举动也感动了社区居民。澜湖社区的志愿者开始了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活动。社区主任曹伊灵介绍说,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800余人,主要由辖区退休老同志、党员、青年志愿者组成。空余时间,志愿者们积极参加交通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扫、科普宣传、心理辅导、门栋关照等志愿活动。
一个人影响了一座城
祝光贤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带给这座古城的不仅是感动,大家更多的是行动。近期市文明办、团市委与鄂州市志愿者协会因势利导,全面启动实施“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服务活动,每天组织200余名志愿者在全市交通路口和重点公交站台,倡导市民文明出行,此次活动全市将出动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员6000余人次。 市文明办、团市委与鄂州市志愿者协会联合制发了《关于组织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统筹部署安排城区14个重点交通路口和47个公交站点开展志愿劝导活动。 此次“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活动,覆盖全市各交通路口和重点公交站点,每天早上7:30-9:00,下午5:00-6:00进行集中劝导,一直持续到11月底结束,双休照常。 志愿者们按照分工,佩戴统一的志愿者帽子和袖标,与民警、协警一起,在全市各交通路口和公交站点劝导和帮扶。重点针对非机动车及行人不遵守交通信号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过马路。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文明交通志愿劝导员4000余人次,劝导交通陋习3000余人次,全市重点复杂路口路段的交通秩序得到改善和提升。 据共青团鄂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鲁如怡介绍,为了让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我市正在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打造“PC+移动手机端+线下活动”的O2O志愿服务平台。 过去,志愿者注册程序繁琐;一次服务要靠社区、街道等部门工作人员“说媒”才能促成,效率低下;志愿者信息纸质化记录,管理难。 现在,市民有参与志愿服务的意向,可用电脑登陆“鄂州市志愿者在线注册管理系统”注册;或者手机扫描“青春鄂州”微信二维码加关注,进入志愿服务平台,填写账号密码,个人资料,完成注册。 “青春鄂州”平台如同桥梁,让服务需求和服务项目自动匹配,方便管理者,服务反馈和激励机制促成服务线下高效执行,让受助者真正得到服务,让志愿行动可持续发展。目前,志愿者注册平台已完善,注册志愿者有10万余人,下步,还将加大力度推广鄂州志愿者注册平台,不断完善平台各项功能,让志愿服务遍地开花。(盛鑫睿 何晓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