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升
“这就是我久别的故乡,简直太美了!”昨日,在外打拼多年的王鹏飞开车沿着新冶大道往大冶城区方向行驶,眼前所见之景色让他忍不住连连称赞。道路宽敞、开阔,高楼连绵不断……一股现代大都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近5年来,大冶城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3—2030)》的出炉,一座生态新城正在崛起。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我在大冶城区长大的,记得上初中那时候,除了老城区比较繁华外,其他地方都很荒凉。说起高楼,印象中也只有矿业大厦了”,家住城区的柯女士说。在2008年之前,矿业大厦一度是大冶第一高楼。随着近五年的发展,如今的城区早已进入“高层时代”。
在一份资料上,记者看到,大冶的中心城区建成区由当初的8平方公里拓展至32平方公里,人口由10万人增至30万人,并拉开了“四纵六横”的城市格局,启动了城东北新区建设,实现了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产业布局全方位与黄石对接。
城际高铁站在城东北片区落地建成,形成了大冶与武汉半小时城市圈,特别是城西北工业园向西北扩园与还地桥工矿废弃地试验区对接,以及锦冶大道的建设,使工业园的产业链、基础设施实现与武汉对接。与此同时,建成了碧桂园一期、一品人家、两湖天下、蔚蓝港湾、怡景花园等一批高品质的小区和阳光沙滩、白天鹅等一批五星级酒店,实施完成了高铁站前大道建设,金湖大道、新冶大道、矿冶大道、城西路改造、尹家湖西岸、青龙堤绿化景观工程。
“一般的人流量还是集中在老城区,因为商铺、学校、医院等都还是在老城区这一块。”一位市民称,“沿湖那一块还在开发,很期待。”记者从市规划局了解到,沿湖发展将是大冶下一步重点环节,新城区也将开发建设医院、学校、商铺,来缓解老城区人口过度密集的问题,城市建筑的变化还是为了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城市定位日益明确
作为一座拥有几千年采矿冶炼历史的大冶,给人的第一印象:矿业发达,生态环境恶劣。2006年开始,大冶开启转型发展之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随着转型不断深入,人们的发展观念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 2013年底,我市提出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的战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版的《大冶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一栏中明确指出大冶应该朝着“工业城市”发展,“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湖北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具有悠久青铜文化历史和显著湖滨生态特征的新型工业城市。”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城市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今年11月份,《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3—2030)》通过湖北省验收。其中明确提出,大冶应该走“生态城市”之路,大冶未来发展的城市性质应该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及武汉城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以新兴产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为主导的滨湖生态园林城市”。
与此同时,《大冶市城乡总体规划纲要(2013—2030)》明确记载,大冶以建设“美丽大冶”为总目标,建设“六个城市”:山清水秀的生态城市、底蕴深厚的文化城市、转型发展的示范城市、城乡一体的先行城市、争先进位的实力城市和宜居宜业的幸福城市。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大冶建设项目也更贴近人性化,休闲生活化。公园的提档升级,环湖建设的加快推进,道路绿化的不断完善,老城区的逐步改造……通过一系列的改善,如今的大冶成功进入“国家园林城市”公示名单。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规划编制时,大冶明确以保护为主,并进行生态修复,注重治水、造林、布绿、防污,为可持续发展留下生态空间。根据城乡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依据生态原则,大冶将设计良好的人工生态系统,顺应自然生态环境,扩大区域环境容量。城市人口规模分别由2009版的32平方公里、30万人提高到今后的60平方公里、55万人,支撑大冶向宏伟目标迈进。
新型城镇涌现
篮球场、休憩桌椅、花草树木……在陈贵镇纺织服装新区的顺富工业园区内,优美的生活环境让人一度以为走进了某个小区。据了解,这是为该工业园内的员工专门打造的。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工业园内建设了几栋宿舍楼,供给员工免费住宿。员工在空闲时段,可以在此休闲、娱乐一下。
近年来,大冶境内工业园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带动了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工厂建在家门口,村民实现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随着生态意识的不断加深,过度开发资源而忽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中还地桥镇便是其中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矿业经济带来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却不断恶化。近年来,还地桥镇由当初的“一矿独大”到逐渐向地面转移,到如今工业、农业、服务业多行业共同发展,并逐步加大生态建设,由乡镇转变为一座城镇。
据了解,近年来,各乡镇相继完成了城乡环卫、商业网点、城乡成品油网点、绿线、蓝线、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保护等专项规划,并逐年逐批完成工矿废弃地的修复。其中,陈贵镇列为全省21个“四化同步”试点镇之一,金湖街办上冯村被住建部命名为“中国传统古村落”,茗山乡还承办2014年黄石市(大冶市)首届乡村园林博览会。
除此之外,一大批小城镇建设异军突起,涌现出开发区(罗桥)、灵乡、陈贵、还地桥、金湖等一批“全省经济二十强的小城镇”和上冯村、大林山村、沼山村、谈桥村、坳头村等一批“生态宜居示范村庄”。与此同时,对还地桥、陈贵、灵乡作为综合型特色乡镇规划发展,保安、东风农场、茗山、殷祖、刘仁八作为旅游型特色镇规划发展等都做了明确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