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近年来日新月异,极大地挑战了人们的想象力。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甲醇制酒事件、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问题、阜阳奶粉问题、苏丹红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问题、食用明胶问题等等,层出不穷。到现在的山东“疫苗案”,从儿童奶粉到食用油,整个社会无法保证任何一种食品药品是安全的;从小作坊到国有大企业,整个社会也不能保证任何一个企业不去制造有问题的食品药品。如何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其重要之处在于监管。 第一,要建立企业首负责任制。企业是生产经营主体,也必须成为质量安全责任主+。抓食品药品安全首先要从企业抓起,建立生产经营者首负责任制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在经济上重罚、法律上严惩,使之不敢、不能、不想生产经营不合格、不安全商品。 第二,要认真履行政府监管职能。监管机构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构建覆盖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格局,为群众健康安全把好关。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扰乱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重点产品,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积小胜为大胜。同时,要打建结合,打一处问题、建一项制度,使监管制度逐步得到完善。 第三,要构建社会共治格局。食品药品安全,人人都关心、人人都有责。现在社会公众有参与监管的积极性,关键是要有相应的制度安排,让亿万双眼睛帮助政府监督,让不法分子在人人监督的“天网”下无处藏身,打一场保卫食品药品安全的人民战争。要畅通投诉渠道,对消费者反映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安全隐患及时核查处置、及时回应回复。落实有奖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要支持行业协会、科技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