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理鸣 于 2016-4-6 17:42 编辑
梁湖花儿开
春在杨柳细风里绚烂了,花儿在莺语“间关”中叫开了。 这个春天,梁子湖的花儿绽放着活泼俏皮的春意,斑斓着七彩阳光。白的梨花带水,娇娇欲滴;黄的迎春横斜,秀韵多姿;紫的丁香浴雨,美丽芬芳;粉红的桃杏,枝头春意闹;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小野花,一丛丛、一簇簇连天涌来。 梁子湖花事盛,把大地铺排成一张张五颜六色的请柬,那些花儿摇曳着,向人们发出诚挚的邀约。于是,一群文朋好友,纷纷预约,来梁子湖寻春赏花。花香是一种无法拒绝的热情,我们便一起赏春日风韵,一起听春花心跳,一起拥清风明月,与春天一起律动,一起共舞。 最是人间三月天。涂镇沙咀玉兰花开,把“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的孟春胜景呈献给人们。我们来到千亩玉兰花下,感到一种魂魄在春天里悸动,一种生命的光辉在大地上照耀。花团锦簇,随风飘摇,粉的似霞、白的胜雪、紫的如纱,活像一群小鸽子蹲在枝头,叽叽咕咕,叽叽咕咕,在说着春天的情话。 走在春天里,总有美景不期而至。就在我们观赏完玉兰花返回的路上,一辆满载农资的麻木车,为避让我们乘坐的中巴车掉进了路沟。当我们帮忙把麻木车推上路时,那位村民没有半点愠恼,而是憨厚地张开花一样的笑脸,不停地道谢。 花开有意,只为君来。仲春的太和红枫园,一花一木皆入诗。这里的红枫红得铺天盖地,一树挨着一树,一片牵着一片,层层叠叠,团团簇簇。这里的海棠开得天真,照见赤子之心。那些小花朵头挨头、肩并肩,仿若一群小稚童,坐在树上,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清澈的双眸里,映着明净的天空和云朵。于是,一些诗人将素意的念,挂于春天红枫园的枝桠,闲步春风,蘸清露为墨,捻红叶为彩,挥笔长歌:“丹霞如枫,歌声漫天,红枫与诗歌并肩而行,红枫在生长,诗歌在疯长……”红枫诗会,一千多首诗歌,为花海梁子湖已注入了特色元素。 韶光正好,相约四月,看太和牡丹花开,品国色天香。我们行走田畴,游目骋怀,心旷神怡;融入花海,袖盈花香,其乐融融。这时,也有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喜爱,“娇含嫩脸春装薄,红蘸香销艳色轻”的香艳,更把自己当作一朵花,开在自己的春天里,岁月静好,历史悠长。 牡丹雍容华贵,艳丽无双,自古便有“花王”美誉。与之相关的世间美人,如唐朝的杨玉环、明传奇《牡丹亭》“杜丽娘”、清小说《红楼梦》“薛宝钗”,都被赋予了牡丹花般的高贵形象。我想起《牡丹亭》中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幽会,“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原来,有情人初见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今天,这片洁白如玉、灿烂似雪、娇艳妩媚的白色油牡丹里,我们见到了油牡丹与村民、游人的结缘。油牡丹作为一种产业,不再只是富贵的一个象征物了,它激活了“旅游+生态”市场,带动了“区景一体、产业一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切实的经济利益。富贵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了。 在梁子湖胜日寻芳,情感游弋,是时光对美丽的一遍又一遍的复制,是岁月对过往的一次又一次的重温,是花朵对大地一年又一年的承诺,是热爱对幸福的一回又一回的品味。 梁湖花儿开,怎不撩春来?
|